国师张艺谋拍三体如果说第一部《地球往事》,还属于他比较擅长的年代题材,后面的《黑暗深林》和《死神永生》都有点悬。大(一)"国师"的玄学选择题:为什么是《三体》不是《哪吒》?
当73岁的张艺谋宣布要花五年时间打磨《三体》时,整个娱乐圈都在问同一个哲学问题:这老头是不是被《满江红》里那帮穿铠甲的演员晃晕了头?
毕竟按照传统剧本,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应该像姜文拍完《邪不压正》就去种菜园子,或者像冯小刚拍完《芳华》就改行画牡丹。可咱们"国师"偏不,愣是要挑战全中国最难拍的科幻IP,这操作堪比让少林寺方丈去参加《创造营》。
要说动机,我连夜翻遍张导近20年访谈,终于从2016年《长城》扑街时的发言里找到蛛丝马迹:"我欠观众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好家伙,原来这六年他憋着劲要给饕餮报仇呢!但问题是,《哪吒2》难道不香吗?光线传媒王长田捧着现成的百亿IP跪求站台,张导却宁可去山西找刘慈欣啃硬骨头,这波操作就像放着满汉全席不吃,非要去学分子料理。
深扒内幕才发现,当代导演的焦虑全写在项目选择里。《哪吒》系列本质是动画界的"东北乱炖",饺子导演早把乾坤圈玩成了金箍棒PLUS。张导要是接盘,分分钟变成"给饺子打下手的美术指导"。反观《三体》,那可是块连诺兰都馋得流口水的烫手山芋,拍好了能封神,拍砸了...反正前面已经有动画版垫底了。
(二)《三体》生存指南:论如何优雅地躲过ETO暗杀
张艺谋在采访里云淡风轻地说要组"90后AI天团",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老夫准备用00后的魔法打败三体人的科技。"毕竟面对"脱水浸泡""二向箔""智子"这些脑洞,传统特效团队怕是会集体表演当场脱水。据说某国际特效公司报价时,看到"宇宙为你闪烁"六个字直接改口要收比特币——毕竟人民币可能撑不到项目杀青。
但张导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他连地球模型都敢吊在鸟巢顶上,这次直接放话要用"中国制造AI"。我合理怀疑这个神秘AI小组的真实身份:白天在机房渲染三体舰队,晚上在B站给《我的三体》刷"下次一定"。至于说研究上千部科幻片,建议重点观摩《上海堡垒》,毕竟失败案例的学费比成功经验贵多了。
最绝的是张导和刘慈欣的"火车票之约",这简直就是现代版"三顾茅庐"。只不过诸葛亮住在南阳草庐,大刘住在阳泉电厂家属院。建议下次会面地点选在娘子关,正好体验"黑暗森林"的实战场景——毕竟那里连外卖骑手都会迷路。
(三)哪吒的诱惑:那些年错过的百亿票房
要说张导对《哪吒2》没动过心,我是不信的。看看数据:《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亿,《流浪地球》46亿,但后者可是把吴京累得在电梯里都要做深蹲。换算成导演性价比,明显动画电影更适合养老。更何况《哪吒2》剧本都是现成的,无非就是"灵珠转世考公记"或者"敖丙的北漂生活"。
但"国师"终究过不了心里那道坎。想象一下张导坐在光线传媒会议室,对面王长田激情演讲:"咱们让哪吒踩着风火轮跳广场舞!太乙真人直播带酒!申公豹搞元宇宙创业!"这时候张导摸着自己奥运导演的勋章,突然想起《英雄》里李连杰说的那句:"剑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于是连夜买了去山西的站票。
更深层的原因是创作尊严危机。《哪吒》再成功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红高粱》《活着》才是亲儿子。现在亲儿子们都在电影资料馆吃灰,张导急需证明自己还能生个"科幻娃"。这就好比书法大师突然改行做3D建模,还要跟年轻人比谁键盘敲得快。
(四)黑暗森林法则之影视圈特别版
张艺谋说要用《三体》传递中国价值观,这话细思极恐。按这个逻辑,"降维打击"可以解读为"供给侧改革","面壁计划"简直就是"脱贫攻坚战",至于"宇宙社会学"根本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际版。建议电影里增加如下剧情:罗辑发现"猜疑链"本质是中美贸易战,章北海的"自然选择号"改道雄安新区。
但真正让张导夜不能寐的,恐怕是好莱坞式的中年危机。隔壁卡梅隆拍《阿凡达》续集能在海底憋气七年,中国导演凭什么不能?只是卡神用的是新西兰特效团队,张导用的是国产AI——这就相当于别人开航母战斗群,咱们划着皮划艇就要去征服太平洋。
不过张导显然参透了"黑暗森林"的真谛:与其在动画赛道和饺子导演卷生卷死,不如开辟新战场。毕竟在《三体》的世界里,没有春节档、没有流量明星、没有主题曲打榜,只有残酷的宇宙法则。这简直就是为"国师"量身定制的养老院,在这里,73岁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年轻人,我研究量子力学的时候,你还在玩四驱车呢!"
(五)五年之约:一场事先张扬的"自杀式"艺术行为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张艺谋敢接《三体》,本质上和小区里戴老花镜学Python的大爷没什么区别,都是不肯向时代服输的倔强。只不过大爷学编程顶多家族群发错红包,张导要是玩砸了,那可是要面对十四亿"三体迷"的降维打击。
但转念一想,这可能是张导职业生涯最聪明的决定。五年后电影上映,原著党会说:"虽然不如我想象,但比剧版强多了";普通观众会说:"虽然看不懂,但特效值回票价";电影学者会说:"这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而张导自己,早就在筹备《三体2:死神永生》了——这次他要挑战用AI生成程心的全息影像。
至于《哪吒2》,就让它安静地躺在光线传媒的财务报表里吧。毕竟在张导的宇宙观里,踩着风火轮的小屁孩,哪有指挥三体舰队来得带劲?再说了,万一真拍出个《三体》爆款,王长田还不得连夜把《哪吒3》改名《三体之哪吒重生》?这波啊,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后记:本文截稿时,张导工作室传来最新消息——AI团队成功用文言文生成"不要回答"警告信。
可见在"中国式科幻"道路上,我们永远可以相信张艺谋的脑洞,就像相信山西刀削面里总会多给两片牛肉。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