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电商派】【财联社】(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浅浅
编辑|浅浅
“马云新年前肯定收到邀请了,要不然不会那么开心。”
2月11日,现身阿里园区的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时候。
以往他回杭州时都十分低调,遇到人那是能避则避。
而这次他不仅大方的与员工合影,还热情的与员工交谈。
当2月17日马云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看来他已经过关,至暗时刻过去。”
一失足成千古恨
2020年10月,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可以说是马云此生最不愿提及的事。
他一番大胆的创新发言,却寒了众人的心。
“它还处于青少年阶段,难以服务年轻人和中小企业。”
对系统点评已是不妥,他的“996”发言更是惹怒了打工族。
企业家忽视社会责任,这是一大忌。
原本是励志偶像和创新先锋的马云因为一时口舌之快,从“马爸爸”秒变“争议顶流”。
演讲后三天蚂蚁集团上市被紧急叫停,182亿多罚款如约而至。
蚂蚁的百倍杠杆模式风险极大,对金融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这个时候马云还敢“挑战规则”,高谈阔论言多必失。
有人说他是飘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说了真心话。
但不管怎么说,马云的伟大构想算是夭折了。
而这之后他也逐渐淡出,时常被拍到在世界各地游玩。
江湖传言四起,一直以为他要过退休的养老生活。
然而当马云回归时才知,原来这叫蛰伏。
消失4年
消失四年是闷声发大财还是真退隐,看看马云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当被拍到在荷兰研究温室大棚时,不少网友调侃“马老师要卖菜?”
但实际上他是在海外考察农业技术,2022年现身西班牙时也是为了此事。
如果你以为马云这是要进军农业,那就浅显了。
毕竟对于刚退下来的马云来说,低调做公益才是正事。
马云公益基金会狂砸乡村教育,搞教师培训、建学校,主打一个“江湖救急”。
这两件大好事做了,谁不得夸一句呢?
在他云淡风轻躬身做公益时,阿里也在“刮骨疗毒”。
蚂蚁集团“断臂求生”剥离高杠杆业务,变身金融控股公司,合规化改造。
阿里内部进行大调整,张勇接棒马云分拆六大业务集团,从“帝国模式”转向“诸侯分权”。
这期间马云不发言、不站台、不露脸,连微博都停更,完美演绎“江湖事江湖了”。
高调过后,他才知什么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只能静待佳音。
2024年9月,马云在阿里25周年内部信中明确提到“整改结束”。
如今想来,这或许是在吹响胜利的号角。
果不其然,那年11月起,马云三个月内两次公开现身阿里杭州园区。
他与员工互动并表达对AI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似乎在表明他要逐步回归到公司的日常运营中。
2025年刚过不久,马云与阿里就频传捷报。
2月11日,阿里直接牵手另一商业巨头苹果,宣布阿里云AI大模型与苹果公司深度合作。
这消息刚传出,公司股份就大涨,创了3年来新高。
而马云17日能出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出现在央视新闻上,又是一个大信号。
那难熬的灰暗时刻,终于过去了。
马云能重新回归,除了他做对了以上公益、整改、隐身三点,还因为踩对了时机。
高调回归
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这几年逐渐落地,蚂蚁整改“验收通过”,悬着的刀终于放下。
而平台经济“鼓励支持”成政策主调,风向变了,马云的回归也成了必然。
他的回归意味着AI技术的全球化竞争进入一个新的白热化阶段,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在经济复苏压力下,民企信心是关键。
马云作为民营企业的标杆人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地位。
毕竟“自己人还是自己人”,总归要在知错就改后给个机会。
并且从马云走到哪里都有年轻人追捧也可以看出,他的个人IP价值尚未崩盘。
公益人设加低调蛰伏,舆论反弹性回暖,马云的名声又好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老马还是那个能打的Jack Ma。
结语
马云的消失与回归,像极了一部商战片。
前半场狂飙,中场休息避风头,下半场换个姿势再上场。
他的经历给所有人上了一课,“风清扬”可以独孤九剑,但得先学会避其锋芒。
至暗时刻已过,但江湖,早已不是那个江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电商派、财联社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