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缘局势再度陷入紧张旋涡。当地时间 2 月 25 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对叙利亚南部地区实施跨境军事打击,此次行动动用了包括无人机和战斗机在内的多种作战平台,对大马士革南郊的 Tiyas 军事基地、德拉省伊兹拉地区等关键目标发动精确打击。据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此次袭击造成至少 2 名平民死亡,多座军事设施被摧毁。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事后发表强硬声明,称 "叙利亚南部绝不能成为反以势力的战略跳板"。这一表态延续了以色列自 2011 年叙利亚危机以来的一贯立场,即通过军事手段维持对叙南部地区的实际控制。值得关注的是,以军此次行动正值叙利亚过渡政府试图恢复对南部省份行政管辖权的敏感时期,双方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军事部署看,以色列此次行动具有明显的战略意图。根据开源情报分析,以军在戈兰高地前沿部署的 "铁穹" 防空系统与 "苍鹭" 无人机群形成严密监视网络,而此次空袭使用的 "黛利拉" 巡航导弹射程覆盖整个叙利亚南部。这种空地协同作战模式,旨在瘫痪叙利亚政府军重建南部防御体系的努力。
历史经纬显示,以色列对叙利亚南部的军事干预由来已久。2024 年 12 月叙利亚政权更迭期间,以军趁机扩大了在戈兰高地东侧的军事缓冲区,将实际控制区域向叙境内推进约 15 公里。这种趁火打劫的行径遭到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谴责,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持 "先发制人防御" 原则,宣称将继续采取单边军事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压力,叙利亚过渡政府表现出罕见的强硬姿态。26 日,叙利亚外交部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要求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撤出所有占领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叙利亚国防军已开始在首都周边部署俄制 "铠甲 - S1" 弹炮合一系统,显示其强化防空能力的决心。
国际社会对此次事件反应分化。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 "理解以色列的安全关切",而俄罗斯外交部则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呼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争端。这种立场分歧反映出大国在中东地缘博弈中的战略考量。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黎巴嫩真主党已警告将采取 "必要措施" 回应以色列的挑衅。
当前,叙利亚南部局势已成为中东地缘政治的焦点。以色列通过军事威慑维持地区主导权,叙利亚过渡政府试图借助外部支持恢复主权,而大国博弈进一步 complicates 局势。未来,该地区是否会爆发更大规模冲突,将取决于各方的战略忍耐度和国际社会的斡旋成效。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