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细思极恐!网红奶茶店被曝用隔夜食材员工爆料视频疯传

月光宝盒 · 2025-2-22 13:24:13
1.jpeg

你每天排队买的奶茶,真的新鲜吗?那些号称“现切水果”“当日鲜奶”的网红奶茶店,背后可能藏着令人作呕的秘密!一段员工爆料视频突然刷屏全网,揭开某顶流奶茶品牌的惊天黑幕——隔夜食材继续用、过期原料改标签、发霉水果榨汁卖……看完后无数网友直呼:“再也不敢喝了!”
<hr>一、后厨视频曝光:触目惊心的“行业潜规则”
“我们店长说,水果隔夜了没关系,切掉发黑部分就能用。”视频中,一名身穿奶茶店制服的员工颤抖着举起手机,镜头扫过后厨角落:
•成筐的芒果草莓堆在脏兮兮的塑料筐里,表面渗出黏稠汁液;•标注“当日废弃”的奶盖被重新贴上标签,保质期从“3小时”改成“12小时”;•开封过的茶汤桶未冷藏存放,店员直接舀出隔夜的茶底倒入新杯;•甚至有人用剪刀刮掉过期布丁上的霉斑,混入新批次继续售卖……
更令人窒息的是,这类操作竟是“总部培训的标准流程”!爆料者称:“店长要求我们每天打烊前把没用完的食材藏进冰柜,第二天开门再拿出来。如果监管部门来检查,就立刻把过期原料扔进垃圾桶。”
<hr>二、深扒行业黑幕:网红奶茶的“暴利密码”
为什么这些品牌敢肆无忌惮地用隔夜食材?一位从业10年的奶茶供应链负责人透露:
“一杯售价25元的水果茶,新鲜芒果成本占6元,如果用隔夜水果甚至冷冻果浆,成本能压到1元以下。品牌方嘴上喊着‘品质至上’,实际上都在用食品安全换利润!”
水果类饮品成重灾区:芒果、草莓等易腐水果损耗率高,部分商家为节省成本,会将未用完的果肉冷藏至次日,甚至用糖精浸泡掩盖变质味道。•奶制品暗藏猫腻:宣称“进口鲜奶”的奶茶,实际可能掺入植脂末过期奶精;所谓的“芝士奶盖”,不少是用人造奶油香精勾兑而成。•茶汤反复煮制:本该4小时更换一次的茶底,有些店铺会持续加热12小时,导致茶多酚氧化产生有害物质。
<hr>三、品牌紧急回应,网友炸锅:“甩锅临时工?”
事件发酵后,涉事奶茶店连夜发布声明:
“视频内容为个别员工违规操作,已对涉事门店停业整顿。我们始终坚持‘新鲜现制’原则,绝不允许使用隔夜食材……”
然而这番说辞立刻遭网友打脸:
“每次出事都甩锅给店员,总部心里没数吗?”“我去过三家不同分店,全都喝到过发酸的奶茶!”“建议查查他们的供应链,绝对一查一个准!”
更有人扒出该品牌黑历史:2021年曾因“蟑螂爬进饮品杯”被罚款,2022年又被曝光用烂香蕉制作奶茶。评论区瞬间涌出数千条“受害者”留言:“怪不得上次喝完急性肠胃炎!”“原来不是我的错觉,真的越喝越难喝!”
<hr>四、消费者如何自保?记住这3条保命法则
2.jpeg

1.避开“水果刺客”:尽量不点以芒果、草莓等易变质水果为主料的饮品,可选择柠檬、橙子等不易腐坏的类型。2.警惕“伪鲜制”:若店员制作速度过快(如10秒出杯),很可能在使用预调好的隔夜原料。3.查看操作台细节:正规店铺的茶桶、奶盖罐会标注明确的开封时间,若发现容器陈旧污浊,请果断离开!
<hr>五、灵魂拷问:我们还要被网红奶茶坑多久?
过期食材厕所水制冰,从蟑螂乱爬喝出苍蝇,奶茶行业乱象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但为什么每次都能“道歉 - 整改 - 再犯”循环?说到底,还是违法成本太低
•根据《食品安全法》,使用过期原料仅处罚款5 - 10万元,而一家头部奶茶店单日营收就能超过这个数字。
3.jpeg

•更讽刺的是,这种较低的违法成本无法对商家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在利益的驱使下,商家往往选择冒险行事。消费者在购买奶茶时,大多是基于对品牌的信任,然而这些品牌却不断地辜负这种信任。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整个奶茶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消费者能够喝到真正安全、放心的奶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