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
在日本,许多行业都有不少百年老店。多种多样、历史悠久的老店不仅是日本旅游业的“天然招牌”,更成为工商业文化蓬勃发展的象征之一。然而,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劳动力不足等原因,日本许多百年老店如今只能无奈倒闭。
据报道,2024年,日本创业或成立至今已有100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破产案例达145件,比2023年的96件激增约1.5倍,也大幅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破产数量,达历史最高位。从行业分类来看,零售业的百年老店倒闭最多,达43家。除了和服店、传统餐厅等小型零售行业店铺外,超市、百货公司等共7家大型商业设施也难逃厄运。制造业以42家的倒闭数量位居第二,除了水产品加工、糕点和零食制造等企业外,还有两家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酒制造企业也不得不破产清算,绝大部分企业(124家)称是因“销售不振”导致破产。
日本的老字号企业数量约占全球一半,业龄超过200年的企业数量更是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二,成为日本引以为傲的商业及文化魅力之一。另外,老字号企业克服“天灾人祸”和市场波动的历史与经验,也经常被业界作为商业运营的成功案例加以研究。然而,如今大规模的破产潮正动摇着日本工商业界的经营信心,《日本经济新闻》就此评论称,在传统经营业态受新技术、新需求冲击及日本经济形势“风雨飘摇”威胁的当下,预计老字号企业的破产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百年老店陷存亡危机的“罪魁祸首”,是日本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日媒近期开展的舆论调查显示,“解决物价高企”已连续第5个月成为日民众希望政府“最优先解决的问题”之首。日本放送协会报道称,日本今年4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2%,涨幅已连续4个月超过3%。因此,虽然日本各大企业工资水平持续上涨,但由于无法赶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日本民众的实际工资仍在不断缩水。在日本,许多百年老店是以中小企业乃至个体户形式经营,因此面对原材料价格、水电费、房租等全面上涨的状况,其成本转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某些以传统食材和独特配方著称的百年老店,由于不存在替代方案,其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另外,日本不断凸显的少子老龄化问题也影响到百年老店的发展。《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百年老店的经营者年龄大多在60至70岁,其中难以找到继承人的企业就占了三成左右。而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事业继承指南》,某些拥有独特客户群体和产供链的百年老店,其继承期甚至长达5至10年。已定下继承人的百年老店,若经营者因健康等原因过早退休,缺乏经验的后继者也很可能最终使店铺面临破产或转让的结局。客户群体的萎缩也是百年老店难以为继的一大原因。例如成立于1858年、以供应蔬菜和水产品等生鲜食品为主的广岛三谷屋百货,在本地原本很受欢迎,却由于广岛地区人口逐年下降,导致销售额连年下降。加之物价高涨导致的采购成本上升,公司资金周转彻底陷入困境,不得不在2024年6月进入破产程序。
最后,百年老店固守传统、不愿创新的思维模式也限制了其自身发展。例如,京都一主打预制酱油海鲜食品的百年老店凭借其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不断发展,营业额在2012年一度达50亿日元,却因布局不善等导致连年亏损,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上下游公司都劝告经营者适当转让周边业务,或一定程度引进外部资本分担压力,但经营者不愿改变客户和分销渠道,最终不得不进行重组。
有日媒报道称,百年老店历史悠久、经营有方,原本是银行和投资机构较为信赖的合作对象。但近年来,百年老店因循守旧的特质越发难以抵御经济冲击,金融机构不得不先对其业务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后再作后续安排,“一定程度上来说,‘老店经济’已经陷入了故步自封的恶性循环”。
(本报东京5月5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高庆哲)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