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千亿航母要烂尾?再看美国现状,总算明白特朗普为啥这么疯狂

慧言史说 · 6 小时前
前言

原来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威胁欧洲汽车产业的举动,看似是对本土产业的“保护”。
可却有专业人士给出分析,特朗普显然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但在绝对的事实面前,即便特朗普粉饰太平,仍旧难以挽回美国军工体系崩溃的势头。
1.jpeg

当全球股市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之际,美国饱受瞩目的肯尼迪号突然传来噩耗。
这艘耗资千亿美元的“大家伙”或许濒临烂尾,独属于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治秀,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罢了!
1

其实在很多人印象中,航母对于美军而言确实是一道杀手锏,可即便抛开航母不谈,美军的实力仍旧不容小觑。
2.jpeg

可实际上美国军工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尤其是近些年来频繁调遣的航母已经向外界表明,强如美国想给别人“秀肌肉”,主要的手段归根结底还是通过航母。
航母作为美国海军实现全球投射能力的核心载体,几乎是美国战略布局的核心所在,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2024年朝鲜进行核试验后,美国不仅在国际上大肆谴责朝鲜的所作所为。
甚至为了给日韩等国吃下一颗定心丸,直接派遣了里根号与斯坦尼斯号双航母编队进入朝鲜半岛周边海域。
3.jpeg

虽然未爆发直面冲突,但美国频繁起降的战机以及试射大量导弹的举动已经证明,他们就是要以航母为武器,向朝鲜施压。
果不其然,当今年胡塞武装组织出现在红海航道后,老美也是当机立断,又是同样的配方,但这次出动的双航母编队是杜鲁门号与卡尔文森号
前者自然不过过多赘述,但后面的这个卡尔文森号绝非等闲之辈,现如今已经是美国航母队伍中的中流砥柱,频繁的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4.jpeg
卡尔文森号
但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美国航母而言同样如此。
站在聚光灯下的美国,任何一处细节都会被外界无限放大,看似坚不可摧的航母编队,实际上已经漏洞百出。
近些年来,尤其是从去年开始,美国航母就颇有些一蹶不振的味道,为何这么说?
时间回到去年8月份,当时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以色列打得正火热,中东就像是个炸药桶一触即发。
5.jpeg

美国五角大楼一度自诩“世界警察”的身份,怎会不为所动,直接大手一挥当即宣布要在中东地区部署两艘航母来保持所谓的“威慑力”。
这边美国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那边印度就发现了端倪。
据《欧亚时报》报道,美军在加强中东航母部署的同时,在“后花园”——西太平洋却出现了三周以上的“空窗期”。
并且这一空窗期的出现只是开始,保守估计后续类似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6.jpeg

印度媒体的推断绝不是主观臆断,就连美国海军学会网站在当时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四艘航母处于部署状态——
是美国西海岸的“华盛顿”号、东海岸的“艾森豪威尔”号以及中东的“罗斯福”号和“林肯”号
看到这是不是发现不对劲,老美万分重视的太平洋地区,为何一艘航母也没有?
因为当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没有能立即参加部署行动的航母了,所以才上演了航母频繁跨区域调动来填补战力空白的戏码。
7.jpeg

2

很多军事专家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早在2021年美国海军就罕见地将常驻日本的“里根”号航母派往中东,用于支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
但这样一来,西太平洋就完全看不到美国航母的影子,于是在这片地方又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空窗期”。
并且在2023年抵达海湾地区的艾森豪威尔号,也是从2021年阿富汗撤军以来首次抵达该地区的美国航母,是跨区域转移方略中的重要一环。
8.jpeg

如今特朗普总是在关税政策上大放厥词,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他在军事层面上的安排同样十分频繁。
原来早在3月15日,特朗普就已经下达命令要对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但如今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手里的底牌可没剩下多少了。
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做出的统计显示,全美可用的航母只剩下了杜鲁门号、尼米兹号和卡尔文森号。
9.jpeg

看到这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曾经不可一世的肯尼迪号不是要在今年7月份交付吗,为何迟迟不见这艘核动力航母的消息?
3

这一问题刚好触动了特朗普政府敏感的神经,特朗普搞的一系列动作,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降低肯尼迪号问题带来的影响。
曾几何时,福特号就因为技术缺陷导致延迟交付足足两年,但肯尼迪号又重蹈覆辙。
10.jpeg

据知情人士透露,航母甲板下方的弹药运输升降机存在巨大的设计缺陷
可不要小看这一缺陷,一旦航母开起来任何缺陷都有可能无限放大,在战场上低下的武器装载效率会导致军队错过很多大好时机。
可频繁的机械传动与控制系统,很难适应当代战场需求。
11.jpeg

除此之外,有眼尖的专业学者也看出了纰漏。虽然肯尼迪号组装了4个电磁弹射器,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实在难以恭维。
一开始为何花费大力气选择电磁弹射器?不就是看中了稳定性。
要知道传统的弹射器故障间隔周期大约为400次,但电磁弹射器的故障周期足足有1300次。
可谁也没想到,肯尼迪号装备的这批电磁弹射器的实际测试远远低于预期,只有400到600次。
12.jpeg

航母的更新换代对于美国而言刻不容缓,如今服役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平均服役年限已经超过40年,妥妥的“老将”。
被寄予厚望的肯尼迪号本应该扛起美国的“大梁”,却不承想从2015年8月安放龙骨之后建造周期已经接近十年。
如果进一步延迟,几乎创下了新的建造周期纪录。
特朗普如坐针毡,甚至比起五角大楼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究竟是为何?
13.jpeg

似乎从特朗普上一任期开始,他就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把航母视作维持全球霸权的工具。
可如今由于全球范围内地区问题频率飙升,即便老美很多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大大影响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部署。
虽然全美民众一开始也知道肯尼迪号是个烧钱的大项目,并且仅仅是初步预算就达到了惊人的114.98亿美元。
时过境迁,肯尼迪号的实际耗资已经飙升到了129亿美元,并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14.png

美国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倘若继续追加资金,那其他重点项目,比如说F-35战斗机升级、B-21轰炸机研发等的发展必然受到挤压。
而放弃肯尼迪号对于美国而言更难以接受,那不仅意味着前面的投入都将付之一炬,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也是个晴天霹雳。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势必会对海军航母的成本以及进度进行检查,届时特朗普政府“1万亿美元国防预算”的政策将没有任何可行性可言。
15.jpeg

和肯尼迪号完全不同,我国的福建舰从下水到完成7次海试仅用时6年。
看来“美国制造”神话已经濒临破灭,特朗普口中的“重振美国造船业”的呼吁希望几何?
结语

肯尼迪号难产,特朗普头疼犯,技术冒进摔跟头,预算黑洞无底罐,盟友笑看西洋景,对手磨刀霍霍盼!
16.jpeg

特朗普政府应该放下傲慢的姿态,要认清霸权成本之高昂,工业铁锈带来的后果远不是哪一任政府能够轻易承担起来的。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美军新航母、核潜艇,麻烦大了!》
17.jpeg

2、环球时报《全球大调动暴露美军“航母荒”》
18.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