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泽连斯基缘何“碰瓷”中国?

破局者Breaker · 昨天 21:04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近期,泽连斯基似乎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身上。此前,他在白宫未能如愿后,欧洲虽对他赞誉有加,但实际援助却寥寥无几。欧洲人热衷于组建各类联盟,如“自愿联盟”“坚定联盟”等,频繁开会,然而这些行动大多只是口头承诺,并无实质成效。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挑起的全球关税战背景下,俄乌冲突的热度逐渐降低。
在西方寻求突破无果后,泽连斯基将算盘打到了中国这边。4月8日,乌克兰国防部突然召开跨国新闻发布会,在视频连线中展示了两名被羁押人员的“供词”,声称他们“受雇于中国私营军事公司,为俄军提供战场侦察服务”。尽管画面中两人并未直接表明与中国官方存在关联,但泽连斯基随后在推特声明中刻意将二者联系起来,暗示中俄之间存在深度军事合作。
4月17日,由于此前的炒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乌克兰外交部紧急召见中国驻乌大使范先荣,当面递交所谓“证据清单”,指控三家中国化工企业通过第三国向俄罗斯军工复合体提供碳纤维原料。然而,次日克里姆林宫宣布“复活节停火”,这一消息迅速改变了俄乌冲突的报道焦点,乌克兰“碰瓷”中国的计划再次落空。


1.jpeg



泽连斯基政府“碰瓷”中国的行为,是其惯用的炒作议题以获取关注度的手段,这背后反映出其在俄乌冲突中地位进一步下滑的现实。泽连斯基政府已无力维持表面的中立,只能通过制造“中国威胁”这一新冲突点,试图将逐渐降温的俄乌议题重新拉回全球权力斗争的核心议程。




泽连斯基的现实主义困境


在社交媒体时代,制造焦点获取流量是抬升自己声望的必修课程。特朗普堪称这一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通过各种争议性的举动,特朗普牢牢占据了全球媒体的各个版面。这也是为何会有“特朗普养活了全球媒体”的戏谑之词。


而特朗普霸占话题热度也意味着其他问题的热度下降。正如笔者之前文章所说的那样,同样作为民粹主义者起家的泽连斯基政府也高度依赖炒作俄乌问题来维持自己的关注度。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指出,泽连斯基和美国正副总统在白宫的民粹主义表演是最典型的例子。


2.png



泽连斯基可能满足了反特朗普阵营的赢学情绪,然而残酷的现实主义是他无法视而不见的事实,即没有美国支持的乌克兰该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是由乌克兰在俄乌问题中的现实地位所决定的,以弱搏强和以小博大是两个核心特征。
以弱搏强指的是双方现有实力对比。从开战前到现在,乌克兰的整体实力弱于俄罗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以军事实力为例,即便在大量北约武器的支援下,乌克兰军队的纸面实力仍然低于俄罗斯军队。这是乌克兰军队在相持战中更多处于守势的底层逻辑。


当然,以弱胜强绝非不可能之事,否则战争就沦为单纯的数学游戏。乌克兰在2022年哈尔科夫大反攻中,成功抓住俄罗斯缺乏动员兵填线的弱点夺回了大片领土。更严重的问题是以小搏大。以小搏大指的是双方战争潜力,这是对乌克兰更为不利的结构性问题。


双方所能控制的人口是最直观的例子。随着开战后的人口外流和俄罗斯占领区的扩大,泽连斯基政府所能控制的人口从4300万下降为不到3000万人,俄罗斯仍拥有上亿人口。这种人力资源优势带来的战争潜力差距是乌克兰无法消除的劣势。更不用提俄罗斯在军工产业恢复速度和财政结构等各方面都不是脱离外国援助就会崩盘的乌克兰可以比拟。在俄乌战争已事实性成为消耗战的情况下,战争潜力的重要性急剧攀升。


乌克兰的现实地位产生了两个相互循环的结果,即高度的军事冒险主义和外援的绩效主义。通过军事冒险行动,乌克兰得以证明自己以弱胜强的可能性,从而刺激外援的流入;外援的流入又加强了乌克兰的实力,为下一次军事冒险行动提供弹药。唯一的问题是,期待军事冒险主义的一直胜利与身无分文的赌徒期待在拉斯维加斯连赢十把21点没有本质区别。


2023南线大反攻的失败已证明了这一点。这反过来也开启了恶性循环,乌克兰越无法通过军事冒险主义获得胜利,它能够获得的外部支持就越少;越少的外部支持意味乌克兰必须采用更冒险的方案创造预期收益。2024年的库尔斯克攻势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


3.jpeg



进入2025年,随着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军事投机失败,恶性循环的结果变得更加明显。作为对冲的别尔哥罗德攻势更是只拿下了两个边境村庄。西方国家民众对乌克兰的支持度可以一路下降,各国极右翼政党的崛起可以视为侧面写照。




乌克兰的失败叙事


外部支持以绩效主义作为基础的同时,不否定合法性叙事的重要性。或者换句话说,两者在微观层面上恰恰是相互补充的状态。比如,在战场中乌克兰不可能无时无刻处于胜利之中,那么这里的绩效主义在微观上指的是什么?这显然是结果和预期的混合体。这也是为何乌克兰必然胜利的论调在2024年末才逐渐消散的原因。


从军事和政治角度看,乌克兰在2023年南线大反攻失败后,已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收回领土。然而通过宣称乌克兰终将胜利,这些损失将被认为是暂时的,最终会被胜利所产生的绩效结果所覆盖。这成为了亲乌阵营在乌克兰军事不利的情况下继续援助的基本论点。


为了证明自己终将胜利,乌克兰在战争期间提供了三套不同且有缺陷的叙事。自由与民主是占据主导性的第一套叙事。这套叙事将俄乌战争描绘为道德上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使得乌克兰在超感性世界立于不败之地。这套叙事也深度契合了美欧建制派对“民主国家共同体”的想象,使得乌克兰完成了从腐败国家向“民主标兵”的身份转换。问题是,乌克兰的腐败问题不会因为这种视角转换而消失;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欧美民粹派系也对建制派的价值观叙事毫无兴趣。


4.jpeg



国际公法和联合国是乌克兰采用的第二套叙事。这套叙事紧紧扣住二战后国际公法的核心论点,即不能以武力改变领土版图,从而为乌克兰在事实性丧失领土的情况下,保留中短期内法理上的可行性。从国际公法角度看,俄罗斯是通过公投的方式将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纳入本国领土,并不直接违背国际公法。只不过西方世界和乌克兰以公投的无效性强化俄罗斯武力改变现状的印象。


这也是我国为何始终承认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另一层含义,即我国悬置了关于俄罗斯公投是否合法的问题。如果俄乌最终达成协议实现领土变更,我国也可以认为这并非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而是对公投合法性的事后承认。更为重要的是,武力改变现状恰恰是大国的特权,联合国大会无论开多少次会,也无法抵消安理会所做出的决议。


反殖民主义是在英语圈较少出现的第三套叙事。在这套叙事中,乌克兰将俄罗斯几百年来的东欧领土扩张强行简化为殖民扩张的结果。乌克兰希望借助这套叙事说明,乌克兰和俄罗斯不是斯拉夫兄弟内战,乌克兰也不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套缺乏历史支撑的叙事几乎只对东欧前线高度反俄的国家才具有吸引力。


更为糟糕的是,即便采用殖民主义叙事,俄罗斯今日占领的地区也只是俄罗斯对历史上克里米亚汗国的殖民扩张,和乌克兰又有什么关系。正如笔者在以前指出的那样,今日乌克兰的边界是沙俄崩溃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自行扩张的结果,苏联承认了既定扩张事实;但这种扩张埋下的隐患从未消失。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冲突是最直接的证据。甚至在苏联尚未解体的情况下,两个加盟国就因此剑拔弩张,濒临战争。


特朗普上台后,乌克兰主推的三种叙事策略虽未全面破产,但已严重丧失说服力。泽连斯基政府不是没有做出过调整,乌克兰矿产协议是最直接的例证。这一协议与老板画饼没有任何区别,其本质是以远期可能收益要求现下继续投资。乌克兰矿产确实丰富,但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利益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的任何重大变故都会导致长期投资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实力谋和平”的口号也是为了贴合特朗普实力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5.jpeg





“碰瓷”中国


问题回到了原点。欧洲人的赞美固然美好,但美国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一直是所有人无法绕过的问题。或者更简单地说,在没有美国同意和保障的情况下,欧洲诸国并没有胆量派兵进驻乌克兰。泽连斯基的安全计划始终是空中楼阁,缺乏可操作性。更为糟糕的是,在战争日益走向政治谈判阶段这一阶段,随着俄罗斯基本收复库尔斯克地区,以及乌克兰在战场上的持续失利,泽连斯基政府的处境变得更为糟糕。这才是泽连斯基最近高强度主动碰瓷我国的底层原因。


泽连斯基政府的目的主要有三。第一是通过反华叙事吸引亲特朗普阵营的支持。亲特朗普阵营反对俄乌战争的论点基本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从正面看,这是新自由主义持续扩张北约的结果,俄罗斯为了捍卫自己的核心地缘政治利益被迫发动这场战争;从反面看,持续投入俄乌战争,只会让一个日益虚弱的俄罗斯更加拥抱中国,反而导致美国地缘政治面临更大危机。


6.jpeg



泽连斯基政府显然是想说,中俄已经实现无限制同盟了,中国只是以看似中立的方式对俄罗斯提供大量支持。乌克兰不仅站在对抗俄罗斯的第一线,也站在对抗中国的第一线。特朗普阵营的担忧早已成为现实,继续支持乌克兰符合美国对抗中国这一核心利益诉求。


第二个目的更为现实,即乌克兰试图测试我国在俄乌谈判问题上的底线和真实立场。虽然很多激进分子不愿承认,但俄乌战争已逐渐进入到政治谈判的环节。中美俄欧是高度依赖外部支持的乌克兰必须考虑的对象。弱国与强国谈判的核心要义在于狐假虎威,乌克兰的策略同样如此。欧洲总体上可以视为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但欧洲国家内部分歧和自身军事实力短板使得它成为外力中最弱势的一方。作为可能的强势支持者,新一届美国政府与泽连斯基的关系可以用恶劣来形容。泽连斯基的讨好不仅没有赢得新政府欢心,特朗普政府反而和俄罗斯眉来眼去,立场大幅度向俄罗斯靠拢。


在这种外部态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泽连斯基政府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真实态度和实际底线。如果我国的底线是无条件支持俄罗斯,那么乌克兰在这场政治谈判中将遭受最耻辱性的结局;如果我国与俄罗斯的立场没有那么贴近,那么尽一切可能离间中俄关系是削弱俄罗斯谈判地位的有利方式。


第三个目的则是转移矛盾。在美俄谈判中,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是反复提及的问题。美俄皆要求泽连斯基通过重新选举,作为授权的合法性基础。泽连斯基支持率的下滑也为某些乌克兰政客提供了攻击的借口。通过制造“中国威胁”,泽连斯基试图再次激活乌克兰内部的战争共识,将对政府的不满转移为共同对抗外部矛盾。


7.jpeg



麦当劳重新向俄罗斯专利局申请商标注册是一个有趣的隐喻。当跨国资本开始为“战后格局”布局时,意味着冲突正从军事对抗转向政治重构。泽连斯基政府的“碰瓷”行为,本质上是弱势主权行为体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生存策略:在军事上无法突破实力天花板,在经济上依赖外部输血,在叙事上失去价值共鸣的情况下,唯有通过制造“大国对抗的支点”,才能延缓被边缘化的进程。


这种策略的悲剧性在于,它始终无法真正拥有主体性。当乌克兰将自身定位为反中前线时,实则默认了自己大国博弈棋子的身份。当它试图利用中国的中立地位时,却暴露了对自身战略价值的不自信。国际体系的现实主义铁律在此清晰显现——所谓“小国的外交艺术”,本质上是在强权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隙的无奈选择,而所有的议题炒作与叙事建构,最终都要接受实力天平的称量。如何在欧洲地缘政治板块的重塑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存道路,才是乌克兰必须关心的问题。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