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6600万年前,一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却加速人类的诞生。

文哥读书会 · 前天 21:16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垩纪晚期,一只十二米长的霸王龙正撕扯着三角龙尸体,鲜血染红了它锋利的牙齿。
1.jpeg

不远处,一群小型的哺乳动物——躲在树根间的洞穴中瑟瑟发抖。它们不知道,一场将改写地球生命史的天灾正在宇宙深处酝酿。
2.jpeg



一、天火降临
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已经孤独地旅行了四十五亿年。直到某个引力扰动改变了它的轨道,让它朝着蔚蓝色的地球直冲而去。
3.jpeg



当它突破地球大气层时,速度达到每秒二十公里。摩擦产生的热量让它变成一个耀眼的火球,亮度超过太阳数千倍。
4.jpeg

“火云如盖覆苍穹,万里山河一瞬间。”——这诗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撞击的恐怖景象。小行星以六十度角撞向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浅海,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百万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海水在亿万分之一秒内汽化,地壳像脆弱的蛋壳般碎裂。
5.jpeg



二、末日浩劫
撞击点周围五百公里内的所有生命在千分之一秒内灰飞烟灭。冲击波以每小时三万公里的速度向外扩散,将方圆一千公里的森林夷为平地。数百米高的海啸横扫墨西哥湾,海水甚至倒灌入北美内陆数千公里。
6.jpeg

在地球的另一端,印度德干高原的火山群被这场撞击激活。数以万计的火山口同时喷发,将数百万吨二氧化硫送入平流层。酸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落下,毒化了最后的淡水水源。
7.jpeg

一只受伤的沧龙被抛到内陆两百公里处的山坡上。它巨大的身躯痛苦地扭动着,鳃盖徒劳地开合。


三、长夜漫漫
撞击产生的尘埃与火山灰形成全球性的云层,遮蔽了阳光。光合作用几乎停止,陆地上的蕨类和苏铁相继枯萎。温度在两周内下降了二十摄氏度,地球进入了持续数十年的"撞击冬天"。
8.jpeg

体型庞大的恐龙最先遭殃。一只成年梁龙每天需要消耗近一吨植物,但在寸草不长的废土上,这样的食量成了致命负担。成群结队的角龙在饥饿驱使下走向死亡谷地,它们的骨骼最终会形成后世震惊的化石层。
9.jpeg

而在阴暗的洞穴中,那些体重不足一公斤的哺乳动物正挤在一起取暖。它们的新陈代谢率只有恐龙的十分之一,少量的昆虫和植物根茎就足以维持生命。在这场生存竞赛中,渺小反而成了优势。
10.jpeg



四、灰烬中的希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当尘埃最终沉降时,地球已经面目全非。
11.jpeg

曾经统治陆地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只剩下零星的鸟类后代。海洋中,蛇颈龙和沧龙的王朝同样灰飞烟灭。但在这场大灭绝的灰烬里,新的生机正在萌动。
12.jpeg

那些幸存下来的小型哺乳动物突然发现,世界变得空旷而富足。没有了恐龙的压制,它们开始占据各种生态位。某些灵巧的前爪逐渐演化成能够抓握树枝的手,某些发达的大脑开始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
13.jpeg

6600万年后,当智人第一次仰望星空时,他们不会知道,正是那场毁灭恐龙的天灾,为人类的诞生扫清了道路。
14.jpeg

尤卡坦半岛那个直径180公里的陨石坑,既是旧时代的墓碑,也是新时代的摇篮。
15.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