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乐华娱乐杜华:打造出个人IP,也未必能商业变现

中国企业家杂志 · 12 小时前
1.png

打造IP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回报周期是巨大的考验。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陈浩
编辑|张昊
图片来源|中企图库
4月18日~19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5(第十七届)商界木兰年会在北京举行。乐华娱乐集团创始人、CEO杜华作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对新媒介环境下个人IP打造的思考。
以下为演讲的核心要点:
1.现在打造个人IP会越来越难,不仅明星在打造个人IP,也有企业家、网红,很多普通的你我也在做这件事。
2.这两年很多企业家都自己下场了,以前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成为IP,但是没办法,被环境逼成了人人都要成为自有IP。
3.如果创业者没有独特的性格、观点或者技能,就容易在模仿他人过程中千篇一律,难以让人记住。
4.做个人IP是持续输出内容的过程,打造IP需要持续不断创作优质的内容。打造IP是团队作战,除了主IP,和整个团队的策划营销能力也是息息相关。
5.打造IP有自身规律,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创业者需要数月甚至几年、十年以上才能看到IP影响力逐渐提升,对于企业家来说回报周期是巨大的考验。
6.很多创业者在打造IP时,往往只注重粉丝数量、影响力的增长,当IP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无法将IP价值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
2.jpeg

以下为现场分享内容(有删减):
大家好,首先谢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个活动。一开始还想了半天为什么邀请我,我觉得我个人IP打造得并不是特别好。琢磨了半天突然意识到,我经营的是一家经纪公司,公司旗下所有艺人的经营管理都是在打造个人IP。我从事经纪行业20年,都是在重复一件事,从0到1孵化艺人。王一博、程潇、吴宣仪、朱正廷、章昊……都经历了IP打造从0到1的过程。
现在打造个人IP会越来越难,不仅明星在打造个人IP,也有企业家、网红,很多普通的你我也在做这件事。
从20年前的电视媒体开始,到“爱优腾芒”长视频媒体,再到近几年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媒介出现,更多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所以这两年很多企业家都自己下场了,以前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成为IP,但是没办法,被环境逼成了人人都要成为自有IP。
打造个人IP,我们得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创业者怎么能打破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果创业者没有独特的性格、观点或者技能,就容易在模仿他人过程中千篇一律,难以让人记住。
第二,提升表现力。部分创业者不擅长通过镜头或其他媒介展示自己,比如语言表达不流畅、肢体动作僵硬、缺乏镜头感等,会影响整个IP形象的塑造。比如我和杨天真,同样是艺人经纪公司的老板,同样来自江西南昌。她毕业于南昌二中,我来自南昌三中。两个人各方面比较接近,但是在人格、IP打造上完全不一样。她的镜头感远好于我,因此她的表现力比我好,她是人格企业化,而我是企业人格化。
第三,做个人IP是持续输出内容的过程,打造IP需要持续不断创作优质的内容。我本人有时候工作忙或者缺乏创意、精力有限的时候就不愿意拍短视频、发小红书。而如果内容不能稳定输出,就会导致粉丝流失或者黏性不够强。新媒体时代每天信息量特别大,所有内容都要花很多心思去想怎么能抓住公众的眼球。创业者如果对行业理解不深,缺乏深度思考,输出内容就会缺乏价值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公众共鸣,没有共鸣就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
第四,打造IP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初创企业家来说,可能会面临资金紧张、资源不足的问题,影响IP打造的效果。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过程,打造IP是团队作战,除了主IP,跟整个团队的策划营销能力也息息相关。内容方向、风格定位、推广策略,你和团队是否能达成一致,会影响工作效率和IP发展方向。
在打造个人IP特别是企业家IP时,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作为知名企业家或者知名IP,很容易在市场上遭遇各种舆论评价和质疑。创业者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恰当的方式回应,可能会引起危机公关。小则损害IP形象,大则损害企业声誉。
其次,IP领域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有创业者试图打造自己的IP,市场饱和度特别高,新的IP很难脱颖而出。我们不仅要跟人竞争,还要跟一些虚拟IP竞争,比如泡泡玛特的市值前两天已经超过了2200亿港元。
最后,IP定位失误的风险。创业者对受众喜好缺乏了解,或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就会导致IP定位不准确,无法吸引到目标客户群体。
IP打造是长期投入、激励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从前期的定位、策划、内容创作到中期的推广,再到后期的维护升级,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打磨。这可能会让创业者无暇顾及企业其他的重要事务,顾此失彼。以我自己为例,目前在打造个人IP形象方面花费的精力,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占比不会超过1%,这就导致整个IP塑造过程比较缓慢。
打造IP有自身规律,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创业者需要数月甚至几年、十年以上才能看到IP影响力逐渐提升,对于企业家来说回报周期是巨大的考验。
IP做大做强以后,IP形象管理难度也会特别大,需要时刻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你的言行举止、价值观都会影响IP形象,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引起负面舆论,对IP造成重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打造出来个人IP,未必能够实现商业变现。很多创业者在打造IP时,往往只注重粉丝数量、影响力的增长,当IP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无法将IP价值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即使有一些盈利模式,比如说广告、带货,但这些渠道收入并不稳定,并且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甚至一些小众领域的IP很难找到商业合作机会,可能做了半天结果发现对商业变现没有任何提升。
我一直在思考个人IP如何持续叠加。个人IP明确自身定位,做真实的自己是特别重要的,首先你得思考自己的兴趣、专业技能和独特的经历,确定个人IP的核心定位。如果擅长美妆,就打造美妆IP;如果擅长服装,就以服装作为个人IP核心方向。其次在叠加IP的时候,要分析你的目标受众群体,了解目标受众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另外一部分得挖掘独特的卖点,找出自己与同行或同类IP的差异点,这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它可以是独特的风格、专业的深度、个性化服务等,不能千篇一律,否则整个IP就没有任何价值。
个人IP持续叠加,需要长期且有效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包括图文、视频等,保持公众关注度和粉丝黏性;也需要多渠道传播,加大曝光率。当下的媒介环境和当年媒介单向输出完全不一样,在受众互动上需要加强。回复评论和私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比如粉丝见面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
最后要不断学习创新,关注行业动态和流行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个人IP进行创新和优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方法。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