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综艺中,杜华谈及公司艺人呈现出的冰火两重天现象,有撑起公司名与利的王一博,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公司股票,也有埋没人海的小糊豆,出道六年0工资。
娱乐圈,看似是光鲜亮丽的名利场,却存在着令人咋舌的两极分化,巨大的差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秘密?
吸金还是倒贴
娱乐圈头部艺人的高收入早已不是秘密。
有人气的地方有流量,他们是资本的宠儿,商业价值被无限放大。参考乐华公司的财报,王一博堪称公司的“印钞机”,仅2022年上半年就贡献了5亿营收,一人为公司狂揽六成收益。
影视方面,头部演员单集片酬轻松突破百万,在“限薪令”整顿市场前,部分演员的片酬可夸张至千万单集;而综艺领域,参加热门综艺出场费同样不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艺人们广告代言更是接到手软,顶流明星的代言费用高达千万,依据合约条款和年限权益不同商业报价也有起伏......此外,演唱会、品牌活动、个人IP衍生周边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背后是惊人的利益。难怪被人调侃为日入208w的明星们。
当然,在韩国娱乐圈也不例外。金秀贤塌房事件中,大家终于将视线从“都敏俊”的光环里挪开,因握有多部爆款角色,金秀贤的片酬一直是韩娱头部,代言多年来连续不断,其资产已高达300亿韩元(1.5亿人民币),早已从演员跨越为资本。
与头部艺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于底层的无名艺人。和王一博同公司的同事王怡人,出道六年,却0收入。曾经在韩大火的FIESTAR中国成员曹璐,同队成员爆料组合里每个成员直到解散为止都是0收入。还有许多公司旗下没有水花的艺人,不仅拿不到工资,反而因为培训、包装等费用,倒欠公司不少钱。
有人赚的盆满钵满也有人面临高风险亏损,不仅是艺人,娱乐公司也同样面临着两极的结局。被看到的从来都是山顶的风景,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培养包装一个艺人的花销也是巨大的,尤其是爱豆行业,至少三到五年的训练期,仅培训成本就达100万元每人。而为了出道还需制作专辑等,Blackpink的出道MV就超300万制作费。
金在中在2019年成立公司培养男团,在出道三年后因没有水花而暂停活动。他分享自己目前制作的两个idol组合一年至少投资人民币1亿以上,至少要保持五年的投资。张艺兴也同样在国内创办染色体娱乐,光启动资金就投入5000万,在23年推的新人男团在市场是却仍然没有姓名,亏损千万。
经纪合约是看不见的枷锁
经纪公司合约与分成制度,是造成明星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对于演员和爱豆来说,不同类型艺人的分成规则各有门道,但大多对艺人并不友好。
首先是超长合约期,动辄十年。十几岁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小生小花,到二十多岁正值青春的演艺黄金期,是明星这口“青春饭”里最珍贵的十年,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签订合约,该艺人将长期与公司锁定。
与许多经纪人交流后我们得知,演员经纪公司分成比例通常在30% - 70%之间。新人只能接受高额分成比例,而公司所谓“保上剧”“保无缝进组”等承诺往往只存在前期洽谈的口头,却不会出现在白纸黑字的合约中。只有当演员有了契机升咖,才逐步掌握些许话语权来谈判,除了片酬比例提高,还可能参与票房、收视率对赌。
而爱豆由于前期培养成本高,分成比例可能更离谱。某顶流爱豆与公司签订的十年合约中,分成比例从出道时的1:9,逐步阶梯式调整为7:3。在收入占比只有1的前期,往往连这1成的收益也难得到,公司会拿出练习生培训费用、妆发费用等等高昂的账单来要求艺人偿还。GLDLE的田小娟采访里提到,出道后用了三年才还清公司的“出道费债务”。爱豆们除了舞台演出收入,专辑销售、粉丝周边等收入,同样要和公司分账。很多公司在账目上并不透明,艺人难以知晓真实的收益情况,只能任人摆布。
但签订了合约就像枷锁,一旦艺人想要解约,天价违约金将摆在面前。何炅也曾提到,不少经纪公司一次签下众多艺人,就是企图通过违约金获利。当我们再去回顾《偶练》掀起的内娱练习生市场,在18年后如同雨后春笋般爆涨的经纪公司如今已经关门大半,但他们中与练习生遗留的合约问题却仍在纠纷中。
当红艺人就像比特币,随时可能被资本做空;而底层练习生是定期存款,只需要用合约锁死时间成本。
因合约问题纠葛不断的艺人不在少数,蔡徐坤在出道前层被粉丝调侃是背负着前公司的三亿违约金背水一战;丝芭传媒成员众多,其中最出圈的鞠婧祎至今还与公司因为纠纷隔空喊话,难以出头的成员也有选择考公上岸才得以体面的顺利解约。
更多的艺人只能熬到合约期满,才得以自由。杨幂、迪丽热巴先后离开嘉行传媒,任嘉伦在去年与公司欢瑞分开,之后成立自己的独立工作室......经纪公司与艺人的关系总是微妙的,当红的艺人希望脱身来百分百的为自己决断,小透明则希望摆脱不平等束缚。打出#解约 #到期不续 的词条,能看到评论区有几乎整个行业的名字,愤怒的粉丝在祈祷偶像尽早解约,也有欢天喜地庆祝偶像终于可以独立运行。
名利场的诱惑
尽管娱乐圈竞争激烈,收入两极分化严重,仍有无数人前赴后继,渴望爬上塔尖,无外乎名利二字。一旦成为头部明星,巨额的财富、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关注度、普通人一辈子望尘莫及的人生。名利双收的诱惑有几个人可以抵抗?
横店演员工会登记的8.3万名演员中,九成月收入低于5000元,却无人选择离开。执念来自娱乐行业的幸存者偏差,也正因为一夜爆红的爽文故事被一次次的吹捧,替身演员成为影后,100个练习生中会有1人登顶,这种1%的诱惑比彩票头奖更令人疯狂。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还在坚信,只要坚持就能成为下一个“顶流”。还有无数个练习生和横店“横漂”在继续前行,即使眼前收入微薄,他们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一夜成名,改变命运。
而行业的条条框框中,仍然有许多可改进的,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就给出了偶像合约不可超过七年的规定,来避夸张的“演艺事业买断”。
薪酬制度同样需要规范,目前的两极收入现象依旧夸张,不仅底层艺人还有同在行业辛苦劳作的工作者都面临的诸多不公平待遇,长此以往不利于行业的发展。高薪导致制作成本虚高,挤压其他环节费用,影响作品质量。而底层收入无保障,难以全身心投入创作。短剧《好一个乖乖女》成为爆款,却可以刷到编剧在网络喊话遭到不公平对待。
在海外,Netflix就采用后端分成,作品的播放效果可以影响到创作者的部分收益,这样演员的薪酬高低取决于剧播的如何。希望国内的市场也有所借鉴,不要让观众再容忍一些毫无演技却片酬天价演员的烂戏。只有合理的制度,合理的风气,才能催生更多优秀的作品。
最后,我们喊的出名字的明星都已经算得上行业里上游的一批人了,每一个行业走到上游都很辛苦,他一个人的兴衰可能就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公司的饭碗,他们不敢不拼,何况他们之间资本横行,冷静看待明星也不过是有些姿色的职员而已。
撰文 脸盆
编辑 回收不锈钢脸盆
排版 紫苏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