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拜登的临别演说中,他警告说美国正在滑向“寡头政治深渊”,这话原本被当成“临走前的咒语”,没想到短短几个月,预言就仿佛安装了加速器——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通猛操作:对华关税飙到245%,加州忍不住告上法庭,美股一蹶不振,老百姓钱包瘦身……这老美的“老大梦”,怕是真要醒了!
拜登的预言,响在特朗普耳边
2025年1月15日晚上八点,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站在最后一次总统演讲的讲台上。他说,美国正在形成一个“极端富豪统治”的局面,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舆论权力,正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危机前所未有。
就在演讲后第五天,特朗普正式重返白宫。这位一向以“翻桌子”闻名的前总统,用行动回应了拜登的“临别忠告”。美国政坛再次变天,股市应声震荡,舆论迅速分裂。而就在特朗普新政推行不到百日,美国经济和外交的“后遗症”就如山洪暴发,接连爆出问题。
2月初,美股连续下跌,道琼斯指数在一个交易周内暴跌1500点,创下近两年最大单周跌幅。美债市场出现抛售潮,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近4%高位。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分化更加明显,多个大城市爆发抗议活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地的示威者高喊“不要寡头,要公平”。
拜登曾经最担心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在特朗普时代变成现实。尤其在国内政策方面,特朗普掀起了“制度性改革”的风暴,打着“节省开支”的名号,对联邦雇员动刀子——超过7.5万名政府雇员被裁撤,另有上万人被迫接受补偿离职。对于那些依赖公共服务的普通家庭而言,医疗延迟、教育资源紧缩已成常态。
特朗普还在移民问题上玩起“强制手段”。2025年2月,他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调派国民警卫队执行遣返任务。
在加州和德州,一周内逮捕非法移民超过8000人。与此同时,他又废除了拜登时代的多项环保措施,并以“去碳化会毁了就业”为由,重新放开煤炭、石油开发审批,引发环保组织强烈抗议。
而在这风暴中心,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却日渐艰难。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通胀率突破4%,汽油价格上涨至每加仑4.9美元,创三年来新高。粮食价格持续飙升,牛奶、面包、鸡蛋几乎每周涨一次,平民家庭的生活支出接连突破心理底线。
拜登曾说:“如果特朗普再执政四年,美国将失去全球领导地位。”这句本被认为是“告别的怨言”,如今却成了现实的标题。
美国的“老大地位”在全球舞台上日益式微,经济下行、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步步逼近那个他口中“世界第二”的命运拐点。
加州州长翻脸告总统,关税下的美国原形毕露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宣布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部分税率高达245%。这条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全美引发连锁反应。但最先“炸锅”的不是联邦国会,而是加利福尼亚州。
4月16日,加州州政府正式向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特朗普政府的“非法关税政策”。州长纽森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这项政策已造成直接且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害,我们必须为本州企业和民众的利益而战。”
根据州政府提交的诉讼文件显示,加州港口贸易总额中,与中国的进出口比重高达26%。尤其是洛杉矶港、长滩港在2024年就处理了价值超28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货物。
如今关税暴涨,港口业务量同比下降18%,就业岗位减少超3万个,物流行业遭遇“大面积失血”。
而在内陆,加州中部的农场主们叫苦连天。中央谷地是美国最重要的蔬果产区,葡萄、杏仁、核桃、牛油果等大量依赖出口中国市场。
如今高关税逼得中国采购商转向其他国家,许多农场不得不倾销或毁掉多余产量。据《农业日报》调查,仅三月份,加州农产品外销损失估算达7.6亿美元。
面对白宫的强硬姿态,越来越多州议员开始对关税合法性发难,要求国会审查总统的权力范围。
他们指出:大规模征收关税本应由国会立法通过,而不是单凭总统一纸行政命令“包办”到底。这一争议甚至点燃了美国宪政结构内部的“火药桶”。
关税这把双刃剑,砍向中国的时候,也扎进了美国的自家肋骨。特朗普口中所谓的“美国优先”,正把美国经济推向更深的泥潭。而这一切,早在拜登的告别演讲中就被一语道破:“那些看似强硬的决定,终将变成负担。”
通胀涨、股市跌、民心散,谁还在等“美利坚再次伟大”?
2025年3月底,盖洛普、路透社、昆尼皮亚克大学三家民调机构不约而同地发布数据:特朗普支持率跌至45%左右,超过一半美国人明确表示不满。不同机构数据虽略有差异,但有一点高度一致——民众对经济的不安情绪显著升高。
以通胀为例,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生活必需品整体价格同比上涨12%,牛奶价格突破每加仑6美元,面包涨至每条4美元,鸡蛋一打逼近8美元。
而中低收入家庭中,月度生活支出增长约320美元,但收入未见增长。这种“钱越挣越不够花”的感觉,正在掏空美国普通家庭的信心。
金融系统同样不太平。华尔街分析师指出,美联储利率维持高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中小企业破产申请数量同比增长42%。科技初创公司裁员潮不断,2025年第一季度硅谷科技公司裁员总数接近12万人,仅次于2020年新冠爆发初期。
在这些经济与政治的双重震荡下,美国对外地位也正悄然生变。2025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美国不是我们唯一合作对象”,德国则在同月与中国签署了价值300亿美元的新贸易协议。
与此同时,东盟、日本、巴西等国纷纷宣布减少美元储备,增加人民币与欧元份额。美元的霸权地位正被逐步侵蚀,全球金融信心正在分化。
而此刻的白宫,仍然高举“美国优先”的旗帜不动如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X上回应道:“通胀?那是民主党的债务炸弹!我正在修复他们留下的烂摊子。”然而,民众对这种甩锅式“解读”越来越不买账。
拜登当年的那句预言,如今已经不只是“担忧”了,而是一张越来越清晰的现实蓝图。如果趋势不变,美国正在“世界老二”的路上加速奔跑。
而那个曾让人血脉喷张的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许早已在无数家庭厨房里,变成了饭桌上的一句苦笑。
参考资料:
特朗普新政“满月” “美国优先”震荡全球.新华社.2025-02-20.
让人眼花缭乱!特朗普执政首月新政不断,过半美国人不满其“成绩单”.成都商报.2025-02-20.
拜登警告应验,特朗普百日执政陷困境,美国民众生活水平持续下滑.搜狐新闻.2025-04-14.
总结政绩、发出警告:拜登发表告别演说,信息量很大.新华报业网.2025-01-16.
美国公布的事实清单中对华关税加到245%?专家解读来了.第一财经.2025-04-16.
“首个”!加州宣布将起诉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已造成“直接且无法弥补的损害”.环球网.2025-04-16.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