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国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将对华关税加征至245%。不少网友在生活类社交媒体上发帖,担心美国化妆品将集体涨价。记者在海南消博会现场走访后发现,尽管美国化妆品前景不明,但中国消费市场散发的强烈磁场,正吸引英国、法国、韩国等其他国家的资源主动靠近。未来2到3年内,或将有超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妆品新品牌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走入消博会的韩国馆,一眼望去,护肤品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韩国销量排名前十的院线级护肤品牌达朗喜带来了洗面奶、面霜、防晒霜等全类产品。“我们的产品不含香精、防腐剂,孕妇以及医美恢复期的消费者均可使用。”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品牌借助中国电商发展浪潮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经在抖音开设线上旗舰店。在达朗喜背面的展位上,陈列着更为年轻的品牌ELT,尽管成立仅4年,但是“爆款”频出,旗下一支维C精华在韩国平均每秒售出22瓶,预售排队需要等近2个月。
韩国ELT品牌的“爆款”精华。叶宇摄
“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品牌在诞生之初就同步进入了中国。”ELT化妆品公司销售经理姜香梅说,中国发达的电商渠道为新兴品牌提供了有机的生长环境,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整体销量的近30%。“我们在淘宝、抖音、小红书都开设了线上店铺,明显感觉到中国市场的销量一直在增长,市场前景越来越明朗。”
许多低调务实的欧洲品牌也在中国市场找到了发展的新方向。来自法国的PAYOT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院线品牌,去年进入中国市场,本届消博会上展示了精华油、祛痘膏等历经数十年市场验证的口碑产品。“如今中国的消费者非常聪明,并不迷信品牌,而是更注重实际的使用感和功效,所以对于有‘真材实料’的品牌来说,市场机会非常充沛。”PAYOT内容营销经理周心雅透露,消博会之后,品牌还将在中国引入男士护肤、身体护理等更多产品线。
PAYOT在消博会的展台。叶宇摄
法国馆里的另一个高端护肤品牌Lysedia同样以功效著称,已经深耕中国市场7年。今年消博会上,品牌展示出三条不同功效的产品线,“红色线”针对“熬夜党”,主打焕活肌底的新陈代谢,达到去黄提亮的功能;“银色线”针对敏感肌,对抗脸部泛红及抗氧化;“金色线”针对脸部松垮,主打急救抗衰。其中一款精华油为首次展出,预计今年下半年将进入中国市场。Lysedia品牌经理遇晨认为,中国消费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对于海外的独立品牌来说,只要找对细分赛道,就能获得成功,“哪怕在近两年大环境比较疲乏的情况下,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仍然逆势上涨,每年增长200%。”
法国品牌Lysedia带来三条产品线。叶宇摄
距离法国馆不远,英国馆内同样汇集着沟通、交流与机遇。英国耀素电商公司创始人詹姆斯・坎贝尔(James Campbell)特意从英国来到海南,首次参加消博会:“我们公司成立的目的是帮助更多海外品牌在抖音、小红书和天猫国际这样的社交电商平台上推出产品,由此进入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
詹姆斯告诉记者,企业这次带来了四款在英国广受好评的品牌。比如国民级平价化妆品品牌Pixi(琵熹),每年全球销量达到1亿美元;Faith In Nature(信仰自然)是英国最早一批以环保理念和植物成分为核心的个人护理品牌,其99%成分为天然来源,并采用100%可回收包装。
英国品牌Pixi在消博会现场展示新品。叶宇摄
“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因为这里的年轻消费者思想开放。”詹姆斯表示,以前有些观点认为西方护肤品的配方可能不适合亚洲人的皮肤,但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正在打破这种迷思:“他们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且一旦收获好的效果,就会认同新品牌”。
安永在消博会期间发布的报告《解码2025中国消费:悦己驱动下的消费变革》中指出了类似的市场变化。报告认为,中国消费层级已经完成了从“能用”到“精享”的跃迁。在悦己驱动的消费变革中,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个性化等,愿意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支付溢价。
“就这一趋势而言,品牌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它来自哪里,而是其背后的故事、成分的独到之处。”詹姆斯告诉记者,未来将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计划在2到3年内,引入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个品牌。“尤其是欧洲品牌,因为欧洲在美容和个人护理领域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我们目前正在接洽一个品牌,来自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
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渴望。“要在充满机会又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必须果断迅速地出手,”詹姆斯说:“我们看到消费者的需求非常旺盛,这让我们非常兴奋,想要尽己所能,抓住所有机遇。”
原标题:《“关税大棒”下美国化妆品要涨价?英、法、韩等国加速引入新品,加码中国市场》
栏目主编:吴卫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叶宇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