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内地观众情怀成港剧“遮羞布”?曾志伟一句话点破真相

令狐伯光 · 前天 01:39
文|令狐伯光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大概就是《无限超越班》这个节目,有人对于曾志伟有个采访。大家都知道,这几年不止是香港电影衰落一直在谈,这个港剧好像衰落得更早。这个现在的TVB总经理曾志伟在一场对话中,与我们分享了内地观众对香港影视的深情,以及港剧的竞争力所在。
1.webp

曾志伟认为,很多内地观众从小就在港剧的陪伴下成长,这种情感联结是港剧的优势,他说:“只要我们拍好剧,内地观众还是会喜欢。不论是港台的文化产品,还是内地的作品,只要能引发共鸣,就拥有了成功的土壤。”
我个人看完这个采访还有点感慨,虽然因为曾志伟过往的丑闻,我不喜欢这个人,但这篇采访他讲的不错。比如摘选的以下内容:“这十年,尤其在内地,很多经纪公司经理人太维护他们的艺人了,维护到什么程度?他们会盯着窗户外观察,那个谁还没下去,等他下去我们再下去,这样显得我们才是大牌。
2.webp

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一个比一个晚到,导演组一定觉得最晚到那个人很麻烦,以后拍戏不要找他了。演员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影响了,他以为不下楼是剧组还没催,但其实剧组已经催助理催很久了,是助理不敢跟他讲。
曾志伟这个是很有代表性的姿态,大陆的快速发展进步,时势变迁,资深的乡岗影视界,价值取向、前景未来预期,自然会趋于和大陆合拍同频、谋求进步,尔冬升导演刚才提到一些演员会飘,其实粉丝、流量都会让他们飘,但这些人没想过,除了酒店楼下30个、50个、100个等他的粉丝,可能就没人认识他了,他飘就飘在那100个里面了。
3.webp

演员需要所有的观众,不能因为这100个人飘了。
现在很多东西都在靠流量,也在人为制造流量,好的不好都是流量,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真是要小心,因为流量不是永恒的,演技才是永恒的。”
还有“融荣共生”计划,以及最后说的对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知,这些方面内容可以创新,但方向上一定要跟内地保持一致,香港才能长治久安。
香港电影之前,港剧就不行了?为什么

4.webp

这个港剧以前有多辉煌不用写了,这几年本土还是有些不错的剧,但是对于内地观众来讲,这两年比较知名的剧应该是那部《新闻女王》,但新闻女王主演是佘诗曼,并没有什么新人,同时像《新闻女王》这样的爆款剧确实也很少。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和香港电影演员一样,TVB已经很多年没出过路人皆知的明星了,来来回回基本还是那几个老面孔,有名气的人里普遍都60左右了,年轻如佘诗曼也已经快50岁了,40岁之前的我几乎想不出能一口叫得出来的。
5.webp

另外别说主角了,现在的配角都开始纷纷离世,几乎已经没有了那些我看着很熟悉,但叫不出名字的金牌配角了。既然这样,80后的情怀基本都快慢慢消逝了,新生代更是没有经历过TVB的黄金年代,对香港影视的感情几乎没有,再靠情怀来推香港影视作品已经很难很难了,剩下的只能靠作品的硬实力了。
但是就现在香港的生态环境,能出爆款作品的概率可是越来越低了,说《新闻女王》红吧,其实也是佘诗曼在那里撑台面,而且只能说在小范围里流行,远远达不到爆款,同时达到捧红几个新人的效果,只能说在一堆水花都起不来的作品里它算是能溅起点水花的。
6.jpeg

香港能打的硬汉演员40岁以下的有几个知名的?向左也40多了吧。其次,内地好演员除了作品宣传谁没事上综艺啊(沈腾和极挑这种除外),而且现在好的电影剧组宁可跑路演做访谈也不去综艺宣传了。那几部拍拳击的电影也都是内地拍的不是香港拍的吧。
资本主义体制下的香港大概率只会跟风不会创新的,那不符合资本的保守性,回归前抄好莱坞还有点自己的东西回归后慢慢吃老本,现在没得抄了人也断档了。当然内地也没好到哪去,资本在哪都是一副嘴脸。
不止港剧,香港电影,整个香港娱乐圈都在“面临死亡”

7.png

网友还是比较关注香港电影多些,说是港片没人看,一个是抱着粤语固步自封,觉得说普通话香港人不看,说广东话内地人不看,其实是香港的普通话教育缺失了二十余年导致的。当然你让一个电视台经理说这个也没用。再一个就是港片题材,虽然两条腿走路是合理决策,但是前一个时期港片能进内地院线的都是“怀旧捞金”的类型,什么《毒舌大状》《水饺皇后》是近几年的事情了。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内地是不是你香港倾销烂片的市场?既然靠着老演员老导演的影响力就能捞钱,那还创新什么?躺着拍警匪片就完事了。说什么香港演员更敬业,内地演员被经纪人保护的过分好,我没有看到说香港年轻演员不想接受这种待遇,而是没有能力争取这种待遇。
8.webp

(大家不要忘记以前香港明星耍大牌的时候,现在不行了个个又敬业了)
内地的优秀年轻演员是不愁戏拍的,所谓流量大概率是有背景有资本硬捧出来的,并不是全都走这种过分保护路线,优秀的演员是有自觉拒绝这种保护的。简单总结就是除了香港老一辈演员的能力和光环仍在以外,香港的影视现阶段并没有比内地更有什么优势
(内娱可能完了,但是内地影视行业可没完)
我认为香港(可能也包括未来台湾)假如不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拍一些突破内地影视行业过度自我审查的电影,拓展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类型和新内容的话,等刘德华成龙这一代真的拍不动了,香港电影也就凉凉了。
9.webp

毕竟文化脱根断层,人才散失凋零,价值观脱轨西化是根本原因。当初香港影视盛极一时,主要得得益于因早年战乱与时局影响,从大陆移民到香港而随之带去的中华文化底蕴与人才,比如首先有了赫赫有名的金庸、黄沾等大拿贡献与影响,才能写出好剧本。
其次是有了从小深受中华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徐克、成龙、周星驰、周润发、洪金宝等演员努力打拼才能演绎出一部部好作品。反观现在,金庸,黄沾等已故去,徐克、成龙、周星驰、周润发,洪金宝等不是早已到大陆发展,就是因年龄过了黄金期甚至渐渐退场影视圈。
当今香港的年轻的影视人才都是深受殖民与西化影响而成长起来,主客观上根本丧失与脱落中华文化底蕴,没有了这个优势,怎么写出好剧本,怎么创作出中华文化圈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这个也是现在香港影视圈总靠老一代演员苦苦支撑吃老本,来来去去只擅长拍写实香港被殖民发展史的黑帮警匪狭隘题材的原因。
10.jpeg

而且以前香港创作者是高高在上,眼光狭隘,不与时俱进,固守一亩三分地,没能接轨与融入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身文化发源地之大陆庞大市场是直接原因。古天乐带领香港后起年轻影视人,还一味在苦苦支撑与发扬所谓的香港本土电影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不是说像古天乐的人什么什么不好,而是说其立场与眼光的局限性,因为如此下去,虽说其的确是实实在在为香港影视事业做贡献与努力,精神可嘉,值得肯定。但客观上反而阻碍了香港影视业的正确发展,更应该反省一下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