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俄乌冲突打了整整3年,越发佩服毛主席,57年对苏的建议堪称高明

元衡防务 · 6 天前
都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这话搁在俄乌冲突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转眼三年多过去,东欧平原上的炮火还是没停。刚开始,谁也没想到这场仗能拖这么久,更没想到会打成现在这副模样。
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土地上,经济震荡、能源危机、地缘博弈,哪样不让人捏把汗。可越看这场战争,越觉得,毛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对苏联那番建议,真不是随便说说,那是真高明啊!
1.jpeg

一、俄乌冲突:从速战速决到拉锯消耗

俄乌冲突打了整整三年,局势咋样了?得先搞清楚这仗为啥打起来,又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这事儿得从冷战结束那会儿说起。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了个独立国家,可它夹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地理位置太敏感了,活脱脱一个地缘政治的“夹心饼干”。
2014年,乌克兰国内政局乱了套,亲西方的势力上台,俄罗斯一看不妙,直接出兵,最终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从那时候起,双方就断断续续打了好几年,低强度冲突没停过。
到了2022年,俄罗斯终于憋不住了。2月24日,普京一声令下,俄军从北、东、南三路杀进乌克兰,想速战速决,直接把乌克兰政府摁倒。可谁知道,乌克兰仗着西方撑腰,硬是顶住了。战线从基辅附近拉到顿巴斯,双方你来我往,打成了拉锯战。
到2023年2月,战争满一年,俄军占了乌东不少地方,可推进速度慢得像乌龟爬。乌克兰这边呢,靠着北约的武器援助,像“标枪”导弹、“海马斯”火箭炮,守得还挺顽强。俄军一开始想速胜,结果基辅没拿下,部队还吃了大亏,后来改成稳扎稳打,集中火力啃顿巴斯。乌克兰也没闲着,游击战、无人机偷袭,搞得俄军后勤头疼不已。
2.jpeg

这场仗对双方都是硬骨头。俄罗斯经济被西方制裁压得喘不过气,乌克兰呢,国土被炸得稀烂,靠外援撑着。全球也跟着遭殃,能源价格飞涨,粮食短缺,咱国内老百姓买油买粮都得多掏腰包。
咱们一直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单边制裁和军事冒险。可现实是,这场战争让全球格局更乱了,美国借机拉拢欧洲,俄罗斯被逼到墙角,乌克兰成了棋盘上的卒子。我国保持中立,既不掺和军事冲突,也不跟风制裁,稳稳当当走自己的路。
二、3年硝烟未散,越发佩服毛主席当年的洞见

俄乌冲突打得这么胶着,咱不禁想起毛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那次讲话。那年,他去苏联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跟赫鲁晓夫聊了不少军事上的事儿。当时冷战正热乎,美苏核武库里塞满了炸弹,气氛紧张得要命。毛主席说了啥?他给苏联的建议,放到今天看,简直是神预言。
3.jpeg

1957年11月,毛主席带着我国代表团去了莫斯科。那会儿,中苏关系还算蜜月期,可两边在军事思路上已经有分歧了。赫鲁晓夫觉得,核武器在手,苏联能跟美国硬碰硬,仗着技术优势打速战。可毛主席不这么看,他从中国革命的经验出发,觉得战争不是光靠武器堆出来的,得讲战略、讲耐心。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毛主席直截了当地说:要是帝国主义(指美国)扔核弹,苏联别急着还手,先退一退,把敌人引进来,再找机会收拾。这话听着简单,可背后是大智慧。当时苏联没太当回事儿,赫鲁晓夫还觉得毛主席“太保守”。
毛主席那次建议,核心就几条,简简单单却字字珠玑:
1. 先退后打:别跟强敌硬拼,先退一步,保住实力,等敌人露出破绽再出手。
2. 诱敌深入:把敌人拉到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上,拖垮他,再反击。
3. 持久战:不指望一天解决问题,靠时间和群众力量耗死对手。
4. 人民战争:发动全民参战,军民一条心,敌人再强也顶不住。
这几条听着耳熟吧?解放战争里,延安撤退、三大战役,抗美援朝里,志愿军硬把美军拖进持久战,都是这思路的活教材。毛主席不是纸上谈兵,他是用血汗拼出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4.jpeg

这建议高在哪儿?一是看透了战争的本质,不是单纯比谁拳头硬,而是比谁能撑得久、谁策略妙。二是抓住了人的因素,武器再先进,没群众支持也白搭。三是对时机拿捏得准,知道啥时候该退、啥时候该进。这套思路,不光适合当年,也适合今天。
三、俄乌冲突咋映衬毛主席的远见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后,咱回头看毛主席的建议,真是越看越有味儿。乌克兰的打法,像极了毛主席说的路子;俄罗斯的失误,又像是没听进去那番话。咱一条条对照着瞧瞧。
乌克兰面对俄军,明显是弱势一方。俄军坦克多、飞机多,兵力也占优,可乌克兰没硬碰硬,而是学聪明了。先是退守城市,像基辅、哈尔科夫,打巷战让俄军不好使劲儿,这不就是“诱敌深入”吗?后来俄军撤了,乌克兰又靠游击队骚扰,炸补给线,拖着俄军跑不动,妥妥的持久战路子。
5.jpeg

再说“人民战争”,乌克兰老百姓也没闲着。政府一号召,平民都上了,加入领土防卫队,拿着步枪就干。西方送来的无人机、反坦克导弹,更是让乌克兰能打不对称战争,小成本换大效果。这不正是毛主席说的,弱者靠灵活性和群众力量翻盘吗?
俄罗斯这边呢,像是反着来的例子。开战时,普京想速战速决,三路齐下直扑基辅,结果呢?后勤跟不上,乌克兰抵抗又猛,基辅没拿下,还损兵折将。这要是听了毛主席“先退后打”的建议,不急着抢地盘,先稳住阵脚,等乌克兰和西方露出疲态再动手,没准儿不至于这么被动。
后来俄军改打顿巴斯,步子慢下来了,可还是没啥灵活性。毛主席说的“诱敌深入”,俄军没用上,反而自己钻进乌克兰的防御网里,被拖得筋疲力尽。说白了,战略耐心不够,时机没抓准,仗打得费力不讨好。
6.jpeg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硝烟还没散,可毛主席1957年的那番话,却像灯塔一样亮着。面对强敌,先退后打,诱敌深入,持久作战,发动群众,这几招听着简单,做起来难,可一旦用好了,效果杠杠的。乌克兰靠这路子撑了三年,俄罗斯没听这路子吃了亏。
咱中国老百姓看这场仗,既感慨战争的残酷,也佩服毛主席的远见。和平发展是我国的底线,可真要遇到事儿,毛主席的思想,照样是咱们的底气。
7.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