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假唱”几乎等同于“翻车现场”,轻则被骂上热搜,重则事业受挫。但德云社的岳云鹏却成了例外——他不仅多次在演出中假唱,还被搭档孙越当场揭穿,甚至将“假唱”设计成连续剧般的舞台桥段。观众不仅不反感,反而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岳云鹏的假唱早已不是秘密。2024年巡演中,他每场必唱《大海》,但每次都以不同方式“假唱”出圈。
青岛站纯假唱被观众当场识破,他顺势倒地爬向后台,滑稽收场。
北京站前两句真唱后切假唱,被孙越一把拽离话筒,笑料十足。
上海站自称要“清唱”却因孙越拆穿露馅,观众齐喊“假唱”引爆全场。
成都站假唱升级至4.0版本,连观众合唱都被曝是提前录音,反被称赞“创意满分”。
这种将“假唱”转化为舞台包袱的做法,既自嘲了行业乱象,又用荒诞反差戳中观众笑点,甚至被调侃为“假唱界天花板”。
与传统歌手假唱引发众怒不同,岳云鹏的“假唱”本质是相声表演的一部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短板,反而主动暴露“破绽”。
每次假唱都与观众“合谋”,例如上海场观众配合喊“假唱”,成都场集体“假合唱”,形成独特的沉浸式体验。他坦承“我就是假唱”,甚至将网友吐槽“退票”编入段子,消解了欺骗感,强化了喜剧效果,他以自嘲的方式出圈。其实买票看相声的群体更追求“快乐”而非“唱功”,假唱反而成了意料之外的“彩蛋”。
假唱争议下,岳云鹏能全身而退,关键在于两点他从未以“歌手”自居,舞台假唱仅为相声服务。正如网友评价:“听岳云鹏唱歌,就像看脱口秀演员讲段子——真假不重要,好笑才是王道”。德云社擅长将争议转化为流量。从郭德纲的“伦理梗”到岳云鹏的“假唱梗”,团队深谙“黑红也是红”的生存法则,用自黑和玩梗消解负面舆论。
岳云鹏的假唱虽讨喜,却也引发两种评价,支持派他的认为这是相声的创新,用反套路打破传统表演形式,甚至“比真唱更有记忆点”。质疑他的批评其“透支观众信任”,若所有演员效仿,舞台将失去专业底线。
岳云鹏的“假唱”能爆火,折射出观众对娱乐圈“虚假完美”的厌倦。当真诚比技巧更稀缺,主动暴露缺点的“真性情”,反而成了稀缺品。不过,这一模式能否复制?或许正如孙越调侃:“假唱这活儿,除了小岳岳,谁接谁翻车。”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