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乌冲突局势再度风云变幻,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在俄乌代表与美国分别进行会谈后,本以为冲突有望朝着和平方向迈进,然而现实却截然相反,俄军在战场上的动作愈发强硬,局势朝着更加复杂和紧张的方向发展。
库尔斯克:俄军“清场”,战火余烬未熄
库尔斯克地区,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如今依旧是俄乌两军争夺的焦点。俄方此次派出了精锐部队,在该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场”行动。工兵连队们日夜奋战,对道路和建筑进行细致的排雷工作,一天之内就能推进数十公里。
俄罗斯为何如此重视库尔斯克地区?从战略层面来看,这里本就是俄罗斯的领土,重新夺回库尔斯克不仅能彰显俄罗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更能进一步削弱乌克兰在后续和谈中的议价能力。而对于乌克兰而言,库尔斯克是其手中为数不多的筹码,自然不愿轻易放弃。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俄军凌厉的攻势下,乌军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在库尔斯克战场,乌军整整 15 个满编的机械化旅遭受重创,伤亡人数超过 7 万。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乌军逐渐难以招架,守住库尔斯克已成奢望。在这种情况下,乌军不得不考虑保全剩余实力,毕竟“地存人失,人地皆失;人存地失,人地皆得”,只有保存有生力量,才能让俄军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有所忌惮。而俄方为了防止乌军再次攻入库尔斯克地区,强化该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势在必行,清理乌军遗留的安全隐患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克里维里赫:导弹突袭,泽连斯基痛批美国
就在库尔斯克战火未平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老家克里维里赫地区又遭重创。一枚弹道导弹如恶魔般呼啸而至,瞬间造成 50 多人的伤亡,现场一片狼藉,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令人痛心疾首。
泽连斯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不已,他直接将矛头指向俄罗斯,坚称此次袭击就是俄军所为。不仅如此,他还痛批美国驻乌大使馆“软弱”,因为美方不仅没有对俄军的此次袭击进行谴责,甚至连俄罗斯的名字都不敢提及。这一事件让泽连斯基深感焦虑,美俄之间微妙的关系让他意识到,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态度和行动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乌克兰的需求。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此次对克里维里赫地区的导弹打击,无疑是对泽连斯基的一种施压手段。俄罗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逼迫泽连斯基同意俄方提出的停火方案,在谈判桌上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美俄博弈:和谈背后的暗流涌动
在俄乌冲突的背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博弈从未停止。尽管俄罗斯看似在与美国进行积极的和谈接触,但实际上,俄罗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为俄罗斯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毕竟“在战场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一定拿不到”,反之,战场占优,谈判桌上的腰杆自然硬得起来。
如今,俄罗斯在前线把乌克兰打得节节败退,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基本上都被炸得千疮百孔,短时间内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反攻。俄罗斯并不害怕冲突持续下去,相反,似乎还在玩拖字诀。因为拖得越久,俄军在前线就能取得更大的推进成绩,未来这些被俄军实际控制的土地,至少会让乌克兰付出更高的和谈代价。
然而,美国却有着不同的想法。美国现在迫切希望俄乌能够尽快实现和谈,但如何在让美国感觉到和谈近在咫尺的同时,又能尽可能地拖延一会儿,就成了俄罗斯需要巧妙平衡的地方。不过,俄罗斯的这些算盘,美国人似乎已经看清楚了。美国务卿鲁比奥在北约外长会上,当着 31 国的面,警告俄罗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不会让俄罗斯继续拖延下去了。美方将对俄罗斯进行核查,以确定俄总统普京是不是真心想要和谈。但鲁比奥并没有明确说明,如果俄罗斯不是真心想要和平,美方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事实上,美国在面对俄罗斯时,几乎已经无牌可打。既不能通过硬实力让俄罗斯屈服,毕竟俄罗斯强大的核武库让美国也忌惮三分;也不能通过关税手段让俄罗斯妥协,因为在前总统拜登时期,美国就已经对俄罗斯打光了关税牌。特朗普提出的“二级关税”想法,即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可行性也相当低。这一想法已经引来了中国和欧洲的反制,让美国吃了不少苦头。而且,中欧双方还是俄罗斯能源的重要客户,如果特朗普真要对俄石油启动“二级关税”,中欧双方的反制力度恐怕会更大,美国的日子肯定会更加不好过。
俄乌冲突的局势依旧扑朔迷离,美俄之间的博弈也仍在继续。未来,这场冲突将何去何从,各方又将如何应对,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和平始终是解决冲突的最佳途径,希望各方能够早日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和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早日恢复和平与安宁。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