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18岁全红婵自曝巅峰已逝,大赛失利,发育难题成拦路虎

SilasBathu · 昨天 17:05
《全红婵的成人礼:当-
1.jpeg

水花消失术-撞上青春风暴》
傍晚六点的训练馆里,最后一缕阳光斜斜地打在跳水池上。
全红婵从10米台跃下,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紧绷的弧线,入水时溅起的水花小得像一粒珍珠。
她抹了把脸,对着镜头咧开嘴笑了——这是她三个月来第一次在训练后露出笑容。
这个画面被传到网上时,无数人红了眼眶。
就在一周前,她刚在国际奥委会的专访里哽咽着说:-我觉得自己还没到巅峰,就已经在往下走了。
-
一、7厘米的身高,40%的失误率
东京奥运会上那个14岁的-水花精灵-,如今被7厘米的身高差绊住了脚步。
三年前她只有1米43,现在长到了1米53,体重也从33公斤涨到40公斤。
普通人眼里的-长个儿喜讯-,在跳水界却是道生死线——每增加1厘米,就要重新校准所有动作的发力角度。
2.jpeg

最要命的是她的招牌动作207C。
东京奥运时,这个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让她拿到满分,现在却成了噩梦。
监控数据显示,同样的动作需要多花15%的爆发力,失误率直接从5%飙升到45%。
去年全国冠军赛上,她预赛半决赛都突破410分,决赛却栽在这个动作上,最终以405分输给陈芋汐。
二、更衣室里的哭声和热搜上的审判
2023年冬训的某个下午,监控镜头拍到更衣室里蜷缩的身影。
全红婵把脸埋进毛巾,肩膀抖得像风中的树叶——这是她当天的第三次崩溃。
知情教练透露,当时她207C动作连续失误,站在跳台上突然大脑空白。
比训练更煎熬的是舆论场。
每当她输掉比赛,-全红婵状态下滑-就会冲上热搜。
3.jpeg

有网友统计,巴黎奥运周期她与陈芋汐的交手记录是6胜8负,最惨时连续三场决赛告负。
某次上海站比赛后,她躲在师兄谢思埸怀里哭到抽泣的画面,被做成表情包传遍全网。
三、墙上的12张图纸和深夜加练
转机出现在2023年冬天。
教练陈若琳把训练馆变成了-作战指挥部-,墙上贴满标注角度和转速的示意图。
207C被拆解成12个细节点位,光是入水角度就调整了23次。
每天清晨6点,全红婵要先做90分钟水下负重训练。
腰上绑着5公斤铅块,她得像钟摆一样精准控制每个翻转。
傍晚加练时,陈若琳会突然关掉跳台的照明灯:-黑暗中身体会记住正确的轨迹。
-
四、5秒呼吸法和拥抱式执教
心理专家带来了新武器。
现在她每次起跳前,都会用-5秒呼吸法-:吸气2秒,屏息1秒,呼气2秒。
这个方法让她的赛前心率从每分钟140次降到110次。
变化最大的还是陈若琳。
以前会铁青着脸训斥-动作散架-的教练,现在会抱着哭泣的徒弟轻拍后背。
监控拍到她们深夜11点还在复盘录像,桌上摆着凉透的盒饭。
五、胶布下的身体和大学录取书
巴黎奥运领奖台上,细心的观众发现她身上贴满肌效贴。
这些胶布下藏着发育期的代价:腰肌劳损、膝盖积液,还有青春期女孩拼命控制的体脂率。
4.jpeg

暨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新寄托。
在运动训练专业的课表上,运动解剖学和心理辅导课排得密密麻麻。
她开始带着课本去训练,书页里夹着苏炳添的体教融合笔记。
尾声:消失的水花与重生的轨迹
今年4月的队内测试赛,全红婵的入水效果终于恢复到巅峰期92%。
当她完成最后一跳走出泳池时,陈若琳突然掏出手机:-看! 三年前你也是这个眼神。
-屏幕里,东京奥运夺冠的小女孩正笑得见牙不见眼。
此刻的训练馆响起掌声,但没人知道这掌声是为过去的辉煌,还是为眼前这个咬着牙重新学走路的18岁姑娘。
举报-反馈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