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要嫁给李咏时。
哈文的爸爸是不同意的:“老话说,鸡猴不到头。”
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年轻的时候,哈文头发很短。
成家后,因为工作压力大,哈文有一段时间的低谷。
只是觉得,应该换一个风格。
于是养起了头发。
后来,她坐在央视大楼附近的理发店里说:
剪吧。
几剪刀下去,短到扎不起来。
一地的头发,三千烦恼丝。
多多少少存着些,剪掉头发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禁锢的念想。
从个人角度上看,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但对哈文来说,每一次改变发型,似乎又是不一样的。
5月20日,是哈文与李咏独生女法图麦的20岁生日。
难以想象,曾经瘦瘦小小的姑娘。
如今已经褪去了稚气,出落的亭亭玉立。
6月3月,是中国人合家团聚,祈求安康的端午佳节。
李咏离开的第四年,哈文的眼神中终于褪去了悲伤。
她坐在一间不算大的理发店里,修剪 ,染色。
几缕鲜红的挑染,寓意红红火火。
五官依旧明媚,菀儿却在她如今略显衰老的眉眼中,瞧出了神似亡夫的模样。
如今,母女二人定居美国,陪伴着李咏的骨灰,和冰冰冷冷的墓碑。
冰冷的墓碑不会再诉说褪色的故事,但是主人公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却是永恒的主题。
也是直到这个瞬间,菀儿才终于惊醒。
当年李咏到底为什么,在重病之际举家搬迁至美国。
又是为什么,在弥留之际宁愿被骂,也要让妻女定居美国。
他到底图啥?
这4年,菀儿看了无数种答案与评论,但感觉大部分都没说到点上。
我的答案,可能跟大部分人都不一样。
01
马脸、略带卷曲的背头长发、永远带笑的小眼睛。
身材精瘦,常穿件考究的西式马甲。
金蛋银蛋,手起锤落,或是金花四溅,或是空空如也。
那时候,大多数观众习惯叫他“咏哥”。
当年他的节目有多火?
不夸张地说,当年所有使用手机的人。
基本上都收到过“恭喜你被抽中央视《非常6+1》砸金蛋二等奖”的诈骗短信。
根据人民网刊发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
2004年,中国人均收视时间排名前10位的娱乐栏目中。
《幸运52》、《开心辞典》和《非常6+1》位列前三,分别是100分钟、88分钟和82分钟。
因此,李咏获得了中国电视榜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
他所代表的答题节目经历三次迭代,可以说是中国综艺节目二十年发展的缩影。
无数家庭每周日中午总会提前开饭,然后在11点15分放下饭碗围坐在电视机前。
七嘴八舌地为电视里答题的选手们,一通“瞎着急”,一起“瞎比划”。
即便是刚认字的小朋友,记不住节目名字。
也能模模糊糊将《非常6+1》形容成“那个砸金蛋的节目”,后来的《咏乐汇》,形容成“那个吃饭的节目”。
无数人记忆中清晰的记忆碎片,似乎是对他知名度最有力量的解释。
就工作而言,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点,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从记者做起,一点点做到谈话节目主持人。
最不按套路出牌,最另类的“央视台柱子”不是浪得虚名。
性格上,他确实是一个温柔的人。
接触的大多数都是没什么名气的明星,却依然能做到无微不至,从来不看人下菜。
早些年除了不知真假地“吃哈文软饭”,台风不够字正腔圆。
完全没有央视主持人稳重的样子以外,也没有别的污点了吧。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李咏我行我素给女儿起了一个饱受争议的名字,火速离开央视后。
遭到了为数众多粉丝网暴的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当一个坏人偶尔做一件好事。
人们都说,这人心眼并不坏,只是不小心走了弯路。
劈天盖地一顿乱夸。
当一个好人,做了一万件好事,却突然做了一件坏事,或者只是自私了一次。
人们就会说,这个人真的很坏。
李咏对很多人来说,是有特殊感情的。
所以当他离开舞台,还疑似崇洋媚外给闺女取名字的时候。
之前的成就全部被推翻,之前的好人形象也全成了虚伪。
无数粉丝蜂拥而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骂。
02
法图麦还小的时候,李咏就带着她参加过活动。
一家三口一齐亮相时,大家的心理活动都是:女儿果然随爹。
翻看当年的评论,清一色的全是各种堪称人生攻击的评论。
牙齿不齐还微龅,张嘴微笑门牙起飞。
有这样的父亲,女儿能漂亮吗?
李咏是自私的,他讨厌这些辱骂的字眼,也厌倦了当明星的生活。
回首往昔,真的太苦了。
为了办好《非常6+1》,熬夜和加班成了日常。
随后整整十年,夫妻俩的工作、生活完全搅合在了一起。
吃饭谈工作,睡觉谈工作,上下班谈工作,晚上睡觉之前最后一句话,也是工作。
后来有了法图麦,哈文需要有节制地工作。
李咏更累了,一站几个小时,没空喝水,也上不出来厕所。
因为用嗓过度患上了慢性鼻炎,哈文几次想陪丈夫去治疗,总是抽不出他的空来。
从2002年开始,李咏一共主持了10届春晚。
彩排和《非常6+1》连轴转,火急火燎在后台换上衣服,直奔下一个演播厅。
连喝口热水的功夫都没有。
2013年李咏辞职,出镜机会变少了,但交接的工作量依旧巨大。
还需要在天津、浙江等多家卫视中主持节目。
如此一来,李咏比在央视上班还累。
经常出现上午在北京,下午在浙江,第二天的天才蒙蒙亮,提着行李落地山东的情况。
据后台一部分知情群众表示:
“2015年之后,咏哥的鼻炎反复发作,录制节目期间经常呕吐,为了不让哈文担心,从来报喜不报忧。”
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身体向李咏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求救”。
2015年,连续14个小时没合眼的李咏晕倒在化妆间。
03
2016年,退居二线的李咏被拍到举家搬迁至美国。
这位曾经家喻户晓的主持人,被钉在了“崇洋媚外”的耻辱柱上。
遭受了人生中第二次,也是最重的一次网暴。
明星修改国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尤其是李咏这种名声大,在整个主持圈子都知名的人。
自然引发了高度讨论,有不同立场的人互相辩驳。
套用当时大部分“黑粉”的想法,李咏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
身无长处,小时候在家乡到千般鄙夷, 万种嫌弃。
粉丝喜欢你,愿意捧着你,你成了明星,有了万贯家财。
刚退休就要定居国外,在中国捞够钱就出国。
粉丝怎么能不生气?
也是因此,一顶“美国人”的大帽,就扣在了李咏的头上。
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2017年,退出娱乐圈,去往国外李咏入乡随俗般过起了感恩节。
代价是被网友追着骂。
几万条评论,全是不堪入目的攻击。
我无意也无法评论这些网友说的是对是错,只看到了他们偏执地在幸灾乐祸。
李咏是怎么做的?
没有卖惨,没有辩解,也没有搞重病消费。
如一块巨石入水,本可激起骇浪,
却选择在质疑中闭嘴。
这挺酷的,也挺让人心疼的。
那些曾经最爱他的粉丝们,现在成了最对自己失望的人。
他们用键盘,用语言攻击着重病的自己。
不管我的读者们爱不爱听,菀儿还是得讲点实话、心里话。
癌症,尤其是李咏患上的喉癌。
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治疗方法是质子重离子。
全世界技术最成熟的三个国家是:美国,日本和德国。
截止到2020年,国内只有上海有一家质子重离子中心可以做。
机器还是西门子最后一台已停产的型号。
另外一点,我国体制决定了最顶尖的肿瘤医院都是公立的。
美国恰恰相反,更多一流医生在私立医院就职。
私人医院的隐私性和保密性,还有治疗的舒适程度,可能都比国内要好一些。
要是你有经济能力的话,你选哪个?
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数。
04
没人想到,此去经年。
这条动态之后,李咏竟然成为了永别。
在哈文的记忆里,刚开始,李咏很坚强。
能说能笑,会跟女儿开大大小小的玩笑。
后来,他不太能吃饭了。
再后来,他没办法吃饭了,很痛,却没办法缓解。
牛肉,鸡肉,蛋白粉。
掺着一起打成渣,然后打到胃管里。
每天都要滴喉,不滴的话上不来气。
再后来,李咏陷入了沉睡。
10月29日,哈文发文: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
人们这才得知,大家嘴中崇洋媚外的李咏去美国,只是为了活命。
一个每天都会在自己账号里给大家发早安的温柔妈妈。
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样的心情,写下了这段文字。
无外乎如是所谓抽筋剜骨,肝肠寸断。
央视名嘴李咏的突然离世,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动荡。
13亿热搜,铺天盖地的追思文章,这都是以往少有的全民级现象。
抵住媒体和所有人的压力,哈文将李咏葬在了美国。
一个平淡无奇的简朴墓地,是一家三口寄托哀思与怀念之情的唯一媒介。
葬礼过后,哈文将公司关了,一心一意陪伴在女儿的身边。
在李咏下葬美国的消息。
就像是热油中浇进了一瓢热水,本来都在祭拜和惋惜的评论区风向瞬间逆转。
“心怀愧疚”的喷子们,再次拿起了武器。
在他们心中,李咏离世之后葬在了美国,就是不值得被原谅的。
各种污言秽语层出不穷,就连发张普通的照片都要被谩骂,还称他们全家都是“邪教”。
轻飘飘对着手机屏幕打下的一句话,却永远不会知道这会给当事人带来怎么样的伤害。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
弥留之际的李咏宁愿被骂,也要将妻女留在美国生活呢?
05
如今看来,这个理由很好理解。
简练点说,因为领略过网暴这场暴雨,所以想给女儿和妻子撑一把伞。
李咏的一生,尤其是成为著名主持人之后,遭受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网暴。
他心情豁达,可以退网,可以隐姓埋名。
可他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想保护好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活着的时候,李咏说:“女儿就是我的梦想,我的最大动力。”
《超级演说家》中,还做了一次关于女儿的演讲,说:
“我把世界上所有的好都给了我的女儿,想着法得宠,变着样的爱。终于把她培养成了全世界最聪明,最幸福,最快乐,最漂亮的女孩。”
幸福、快乐,是李咏对自己女儿的期许。
在国外,没有人认识法图麦和哈文。
她们不需要遮遮掩掩,不需要害怕,也不需要遭受所谓的网络暴力。
为的是不被媒体打扰,也图个清净。
事实证明,李咏的选择是对的。
李咏尸骨未寒,阴霾尚未褪去时,许多网友围攻了李咏女儿法图麦的微博。
只因她在23日,李咏逝世前两天,发了这么两张自拍。
他们站在所谓的“道德高点”,对一个刚刚丧父的16岁少女指指点点。
言语之恶毒,让人瞠目结舌。
“没良心”
“你爸都快去世了还有心情发自拍”
“真是家门不幸
无名火起的谩骂,措手不及的网络暴力。
法图麦一句话也不敢说,也不敢解释,默默清除微博,只留下一些和家人的合影,心酸至极。
哈文的动态下,也是众多负面谩骂。
有网络大V甚至用用“没钱才会回国”来形容哈文和法图麦的处境。
各种侮辱性词汇出现在母女俩每一条动态下面。
没有人在意真相,他们只在意情绪。
之后的日子里,李咏的女儿发什么,做什么,穿什么样的衣服,都会被骂。
评论区充斥着:不知廉耻、目无孝道、没有教养。这类的字眼。
哈文的丈夫,法图麦的爸爸死了。
她们没有按照网友的方式埋葬,难道就要被网暴吗?
而且,这种质疑不是一般的疑问,是那种没有任何同理心、恶意满满的质疑。
人在遇到极度悲伤的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表现。
有些人会变得沉默,躲起来。
有些人会大哭一场,发泄情绪。
有些人会借酒浇愁、大醉一场。
有雪人会选择互相取暖,好好活着。
法图麦和哈文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悼念,怎么了?
这场暴力持续了4年,直至今日也没能停下。
昨日哈文过端午的动态下,依旧充斥着各种辱骂。
远在美国都这样,在中国不得被骂到出不了门?
至少在国外,只要你不出现,不发布动态,就看不到网络上的无端辱骂。
前段时间,上海有一位跑腿小哥学雷锋做好事,为听障父亲送餐。
疫情之下用了四个小时给听障父亲送餐,小哥不收钱,女生给充200元话费。
结果被骂成了没良心,小气,只知道占便宜的社会败类。
第二天跳楼自杀。
本来是平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却硬生生被弄成了惨案。
是不是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网暴历史中血淋淋的现实。
换句话说。
如果自杀的女生给了1000,也会有人说,怎么不给5000,怎么不给10000。
如果小哥要了钱,被网暴的就是这个小哥了。
试想一下,二百块钱都能有这么大的动静,法图麦和哈文回国后的处境可想而知。
“网暴”造成的惨剧,太多太多了。
要这么看,李咏死后妻女定居美国,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她们的岁月静好,不就是对一部分网暴之人最好的“报复”吗?
结语
用鲁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
过了一百年了,这句话依旧适用。
网暴害人,希望任何人都能给人带去温暖而不是恶意。
对一部分在网上重拳出击的人,菀儿只想说一句话:
我劝你善良。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