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大衣哥”朱之文14年抗争终翻脸:一场流量狂欢背后的乡村撕裂

曲灯洋火 · 前天 08:42

当善意成为勒索的筹码,谁还敢做“大衣哥”?
2025年大年初三,山东菏泽朱楼村上演了一场荒诞的“讨钱狂欢”。数十名村民围堵在朱之文家门口,有人高喊“借钱”,甚至试图破门而入。这场闹剧的导火索,源于村民对朱之文“财富”的畸形依赖——自2011年他因《滚滚长江东逝水》爆红后,村民发现拍摄他的生活片段能轻松赚取流量收益。

某村民直播他刷牙的视频单日打赏破万元,远超种地收入。渐渐地,朱家围墙被凿出37个手机支架孔,昼夜蹲守的直播者将他的生活撕成碎片。而更深的矛盾,则始于部分村民无休止的借钱要求:有人张口要50万,有人借款百万不还,甚至有人以“同村情谊”为由,将索取视为理所当然。



朱之文的困境,是乡土伦理与流量经济的剧烈碰撞。这个小学文化的农民,成名后坚持留守破旧农宅,修路捐款,却反被村民讥讽“忘本”。2025年2月,他起诉一名连续4年发布290条P图造谣视频的网暴者,视频中他被嫁接成“躺在他人怀里的婴儿”,家人甚至未满周岁的孩子也遭辱骂。庭审中,被告虽道歉,朱之文仍坚持追责:“法律该怎么判怎么判”。



网友争议两极:一方赞其“用法律终结网暴”,另一方却指责他“断全村财路”——起诉后,朱楼村直播账号减少83%,昔日“大衣哥主题农家乐”集体歇业,部分村民在村口烧纸“祭奠流量红利”。类似事件早有先例:王菲因成名遭遇人际绑架,最终关系破裂;而朱之文的特殊性在于,他试图用“人情逻辑”对抗流量时代的“集体剥削”。

案件择期宣判,朱之文家门口归于沉寂。他翻墙躲避围堵,坦言“搬到哪里都会被找到”。村民的直播狂欢戛然而止,但烧纸“祭奠”的灰烬中,仍飘荡着不甘的怨气。法律驱逐了拍摄者,却未能填平贪婪的沟壑。

这场闹剧撕裂了乡村社群:朱之文的家庭陷入精神煎熬,村民的“流量依赖症”暴露无解,而法律与道德的博弈,仍在数字时代持续发酵。

当流量红利吞噬了人性底线,乡村振兴的蓝图里,还能容得下几个“大衣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