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法国记者披露:俄乌冲突是普京设置的陷阱,被泽连斯基意外破解了

千金不及冰淇淋 · 2025-4-1 03:08:40
1.jpeg

北溪管道:能源捆绑欧洲

2000年,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他深知要实现俄罗斯的复兴,必须要有一张王牌,就是俄罗斯丰富的能源储备。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能源棋局,而这场棋局的核心,就是北溪管道。
普京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规划一条从俄罗斯直通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为此,他专门成立了一个"俄欧管道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这个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普京为了推动这个项目,可谓是费尽心思。
2.jpeg

为了拉拢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普京可谓是不遗余力。他不仅让即将卸任的德国总理施罗德担任北溪管道项目公司的董事,还让他兼任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监事会主席。同时,普京对新上台的默克尔总理也是各种示好,力图打消德国对这个项目的疑虑。
经过六年的准备,北溪一号项目终于在2006年正式启动。这条全长1224公里的海底管道,连接了俄罗斯的维堡和德国的卢布明,年输送能力高达550亿立方米。2011年,北溪一号项目正式建成通气,从此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有了一条新的通道。
北溪管道的建成,对欧洲各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俄罗斯的天然气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质量上乘,这对于能源短缺的欧洲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德国作为北溪管道的最大受益者,更是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3.jpeg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并最终吞并了这个地区。这场危机被普遍认为是俄乌冲突的导火索,也让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面对俄罗斯的强硬行动,欧洲各国的反应可以用"软弱"来形容。由于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一些象征性的经济制裁。而普京也不甘示弱,以"管道维护"为由,将北溪管道的输送量降低了一半,这让欧洲各国顿时陷入了紧张状态,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应对俄罗斯。
4.jpeg

克里米亚危机最终以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但也让美国看清了俄罗斯的野心。作为欧洲的盟友,美国自然不愿意看到欧洲被俄罗斯控制。但当时的美国正忙于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对乌克兰问题显得有心无力。
普京则抓住了这个机会,在2018年启动了北溪二号项目。这个项目比北溪一号更加庞大,输送能力提高了1.5倍,一旦建成,将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控制力。
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时任总统特朗普曾多次警告德国,要求其停止北溪二号项目,否则美国将对相关公司实施制裁。默克尔却没有理会美国的警告,继续推进这个项目。
5.jpeg

俄乌冲突:一触即发的导火索

2022年1月,经过多年的建设,北溪二号项目终于宣告完成。这条全长123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连接了俄罗斯的乌斯季-卢加和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年输送能力高达550亿立方米。它的建成,标志着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也预示着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俄罗斯军队将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俄罗斯军队从多个方向进入乌克兰境内,俄乌冲突正式爆发。
这场冲突的爆发,并非偶然。事实上,乌克兰问题一直是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矛盾的焦点。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随着北溪二号项目的完成,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无疑给了普京更多的底气来应对乌克兰问题。
6.jpeg

在这场冲突中,普京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方面,他希望能够吞并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即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这些地区一直是亲俄势力的重要据点,也是俄罗斯在乌克兰的重要利益所在。另一方面,普京希望能够在乌克兰建立一个亲俄政权,从而确保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不会成为美国在欧洲的又一个盟友。
面对俄罗斯的强硬行动,欧美国家的反应可以用"慌乱"来形容。美国总统拜登在冲突爆发后第一时间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应该"赶紧逃命",美国会在波兰帮助他建立流亡政府。德国总理朔尔茨则表示,德国可以向乌克兰提供5000个头盔,但不能再多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一边表示泽连斯基已经委托他与普京谈判,一边抱怨普京为何不接他的电话。
7.jpeg

这些反应充分暴露了欧美国家在面对俄罗斯时的无力和软弱。他们一方面不愿意与俄罗斯直接对抗,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弃乌克兰这个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这种矛盾的心态,让他们在俄乌冲突中显得举棋不定,进退两难。
随着冲突的深入,欧美国家发现他们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力,也低估了泽连斯基的决心。在俄罗斯军队的猛烈进攻下,乌克兰军队和民众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泽连斯基也没有像欧美国家预想的那样迅速逃离乌克兰,而是选择留在基辅指挥抗战。这让欧美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局势,并调整他们的策略。
8.jpeg

泽连斯基:意料之外的英雄

当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下场已经注定。面对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力量,这位年仅44岁的前喜剧演员似乎没有任何胜算。欧美国家纷纷建议他逃离乌克兰,美国总统拜登甚至承诺会在波兰帮他建立流亡政府。
但泽连斯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选择留在基辅,与乌克兰人民共同抗击俄罗斯的入侵。在一段视频讲话中,他身穿军装,站在基辅街头,面对镜头说道:"我们在这里,我们在基辅,我们在捍卫乌克兰。"
这段视频讲话,成为了乌克兰抗战的一个转折点。它鼓舞了乌克兰军队和民众的士气,也让欧美国家看到了乌克兰的决心。在泽连斯基的领导下,乌克兰军队和民众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抵抗,他们在基辅、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等城市与俄罗斯军队展开了巷战,在顿巴斯地区与俄罗斯军队展开了阵地战。尽管装备和训练不如俄罗斯军队,但乌克兰军队凭借着对家园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一次次地打败了俄罗斯军队的进攻。泽连斯基的决定,不仅改变了乌克兰的命运,也打乱了普京的部署。
9.png

一位法国记者对此情况进行评价:俄乌冲突本是是普京设置的陷阱,却被泽连斯基意外破解了。在普京的预想中,俄罗斯军队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拿下基辅,泽连斯基政权也会迅速垮台。到那时,欧洲国家虽然会对俄罗斯的行动表示不满,但为了保障能源供应,他们还是会与俄罗斯继续开展能源贸易。而乌克兰,则会沦为俄罗斯的傀儡国,成为俄罗斯进一步扩张的跳板。
但泽连斯基的抉择,彻底打乱了普京的这个部署。乌克兰军队和民众的顽强抵抗,让俄罗斯军队的进攻遭遇了重大挫折,也让欧美国家看到了支持乌克兰的必要性。随着冲突的持续,欧美国家开始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乌克兰的抵抗力,也让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0.jpeg

泽连斯基的抉择,也改变了欧洲的能源格局。在冲突爆发后,德国宣布暂停北溪二号项目,欧盟也开始加快推进能源转型,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2022年9月,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几乎完全中断。这一事件,标志着俄罗斯用能源捆绑欧洲的战略彻底失败,也标志着欧洲能源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场冲突中,泽连斯基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他不仅捍卫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他的领导下,乌克兰不仅成功抵御了俄罗斯的入侵,也开启了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进程。而俄罗斯,则不仅没能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反而陷入了战略泥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