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凡
编辑/漆菲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两月有余,乌克兰战事丝毫未见偃旗息鼓之意。俄罗斯和乌克兰最近在美国的斡旋下达成一致,不再攻击对方的能源基础设施。然而,双方都指责对方未能履行协议。乌方人士预计,俄军将在未来几周发动新的军事攻势。
虽然停火前景不乐观,特朗普却从未放弃从乌克兰攫取更多利益。他不仅提出要接管扎波罗热核电站,最近还提出了一份新的矿产协议草案,想要全面控制乌克兰的矿产、能源以及基础设施。
特朗普3月30日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希望退出与美国的矿产协议。他警告说,如果泽连斯基退出,他将面临“很大的问题”。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名特使透露,俄美已开始就俄罗斯稀土金属等合作项目进行讨论。
2月28日,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白宫爆发了激烈争吵。
随着美俄日渐靠近,乌克兰进退维谷,欧洲的道义支持难以替代美国的军事力量。尤当在白宫发生历史性争吵后,泽连斯基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美国放出风称乌克兰“已经同意举行总统选举”,普京则提议对乌克兰实施国际临时托管。
这场由美国斡旋的谈判要如何继续,战争该如何收尾,被边缘化的欧盟能否发挥效用,存在一系列未知。就这些问题,《凤凰周刊》和长居基辅的欧洲政治学者安德烈亚斯·乌姆兰(Andreas Umland)进行了对话,以期提供来自乌克兰的视角。
安德烈亚斯·乌姆兰是一位德国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及俄语翻译,专攻当代俄罗斯和乌克兰历史。
乌姆兰是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斯德哥尔摩东欧研究中心(SCEEUS)的分析师,也是基辅国立大学莫希拉学院的政治学副教授。他在东德长大,母亲是俄罗斯人。乌姆兰曾在俄罗斯生活过一段时间,主要研究该国政治。其研究动机既受到家庭影响,也因为他成长于德国,而“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和上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但后来,乌姆兰的研究兴趣发生了迁移,逐渐被乌克兰吸引,开始学习乌克兰语,并于2002年搬到基辅生活,最近12年他没有再回过俄罗斯。乌姆兰告诉《凤凰周刊》,战事爆发三年来,他往返于乌克兰和欧洲多国之间,但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国家。其中部分原因是基辅和西部地区被保护得较好,受战争影响较小。现在,乌姆兰最关心的就是这场战争的前景。他呼吁各国学者都应前往乌克兰看一看,见证这里发生的一切。
英法派兵恐难得到国内支持
《凤凰周刊》: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为期30天的全面停火协议,乌克兰表示接受,却遭到俄罗斯的明确拒绝。你认为特朗普有什么筹码可以说服莫斯科接受这一短期停火协议?
乌姆兰:理论上说,美国对俄罗斯施加某些条件的时候握有较大筹码。比如美国有能力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也能够通过向乌克兰交付武器向俄施加更大压力。但问题在于,特朗普显然不想这么做,无论是采取哪一种做法,基本都是在延续拜登政府的政策。他想要尝试做些不同于拜登的事情。而且他与普京的关系目前来看很不清晰,特朗普试图在俄乌之间找到一些妥协,但这极为困难。
3月11日,美乌代表团成员在沙特吉达举行会谈。
《凤凰周刊》:你认为普京的谈判策略是什么?事实上,目前他在谈判中的让步非常少。
乌姆兰:我认为普京正在利用谈判这种外交手段而非军事手段来实现其战争目标。他的最终意图是颠覆乌克兰或使之屈服。为此,他会将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相结合,而“谈判剧场”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谈判能够给俄罗斯提供机会以颠覆乌克兰政权,或使之屈服于俄罗斯,他就会利用(这一方式)。但我认为,普京不是真的寻求某种妥协,只是他的战争目标可以用非军事手段来实现。
《凤凰周刊》: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是对立的,这是否意味着很难达成真正的和平协议?
乌姆兰:是的,我认为几乎不可能达成和平协议。虽然无法百分之百确认这一点,但一个问题是,俄罗斯宪法和乌克兰宪法都对相同的地区宣称拥有主权,包括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被占领的四个主要地区——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
俄乌两国都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土,因此我认为,双方不可能达成持久和平。有可能实现的是暂时停火,但目前来看,即使(想实现)这一点也很困难,因为俄罗斯的战场表现相对更好。关于围绕能源基础设施停火的想法,实际上也更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最近乌克兰成功袭击了俄境内的能源基础设施,比如炼油厂。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斯摩棱斯克的燃料库。
《凤凰周刊》:在美国的斡旋下,俄乌承诺不打击彼此的能源基础设施,但这一点很快就被打破,也证明俄乌之间缺乏互信。即便俄乌最终能达成某种协议,如何确保双方不会破坏承诺?
乌姆兰:必须有某种方式来威慑俄罗斯,以避免冲突的再次升级。这种威慑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进一步武装乌克兰,提高其军事能力,阻止俄罗斯破坏停火或和平协议;另一个选项没有得到积极讨论,那就是向乌克兰派驻西方部队,利用后者遏制局势的升级。后一个选项更加复杂,因为欧洲的政治家们需要在本国获得支持。虽然英法政府表达了向乌克兰派驻“安全保障部队”的意愿,但我不认为他们能得到国内议会和民众的足够支持以推动此举。
2024年11月,英国和法国正在商讨派遣部队到乌克兰。
《凤凰周刊》:如果能实现停火或达成和平协议,何种力量可以被派驻到乌克兰进行维和?比如也有人提到让“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其中。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乌姆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维和部队的作用通常是执行国际法并维护国际法秩序。但在当前情况下,任何的停火或和平协议都可能会承认现有战线是俄乌之间的新界线。如果维和部队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实质上是在帮助俄罗斯,使其占领的领土成为永久收益,这将彻底颠覆维和行动的核心理念。我不会排除这一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但如果真的出现,将是一个非常反常的局面,因为维和部队实际上是在为俄罗斯领土扩张而助力。
缺少欧洲的谈判没有结果
《凤凰周刊》:这场战争发生在乌克兰,威胁却是面向全欧洲的。但如今,欧洲被排除在战争进程的谈判之外,整个过程都由美国主导,不仅如此,欧洲及乌克兰都非常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当前形势下,欧洲能扮演什么角色?
乌姆兰:我认为欧洲终究要成为谈判协议的一部分,因为这本身就是欧洲的事务。如你所知,乌克兰已经是欧盟正式候选国,加入欧盟的谈判很可能会在今年正式启动。但当前的局面很奇怪,停火谈判主要由两个非欧洲大国主导——俄罗斯已不再将自己视为一个欧洲国家,却要决定一个欧洲国家乃至第三方(欧洲)的命运。因此,这种谈判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因为它明显存在不合理之处。
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过程将花费很长时间。
《凤凰周刊》:但对乌克兰来说,要正式加入欧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乌姆兰:是的,加入欧盟的进程通常非常漫长。即便是处于和平状态的国家,谈判进程也要持续数年。一些预测认为,要到2030年左右,欧盟才会正式接受乌克兰。但候选国地位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也是欧盟正式身份的一种认定,从而让乌克兰与欧盟产生联结。因此,如果欧盟不参与到停火的谈判进程中,实在说不过去。
实际上,这场冲突2014年春天在乌东地区开始的时候,曾有过一个相对合理的谈判框架,即“日内瓦模式”(Geneva format)。当时的谈判是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谈判方包括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但由于俄罗斯不希望欧盟和美国参与谈判,该模式很快被“诺曼底模式”(Normandy format)所取代。乌克兰、俄罗斯、法国和德国在法国诺曼底地区进行了非正式谈判,而不再包含欧盟和美国,并促成了后来明斯克协议的签署。
2019年,“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会后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凤凰周刊》:你认为法国和德国能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毕竟它们仍是欧盟最重要的国家。
乌姆兰:这两国确实在欧盟最为重要,但问题在于,俄罗斯不愿回到“诺曼底模式”,因为自从2022年全面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和法国的政策立场都发生了变化。2022年之前,法德两国是俄罗斯倾向于进行谈判的对象,可如今,无论特朗普还是普京都不想让这两个国家参与其中。我认为,未来法德两国会倾向于借助欧盟的身份参与其中,而不是以各自国家的名义。如果欧盟作为整体加入谈判,分量会更重,其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实体。
《凤凰周刊》: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给乌克兰施压,对俄态度也趋于缓和。特朗普为何急于在短时间内达成和平?
乌姆兰:特朗普曾在竞选时许下承诺,要快速创造和平。他可能也意识到,通过施压俄罗斯来达成和平协议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而乌克兰更为弱势。也或许因为他的商业化思维,希望通过施压来迫使相关方就范,但国际事务要比商业谈判复杂得多。
亦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抱有完全不同的目标。比如说,华盛顿似乎有一种幻觉,认为通过施压乌克兰可以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继而分裂中俄联盟。该策略也被称为“反向基辛格”(Reverse Kissinger),这是参考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时任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行动。当时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国建立起某种伙伴关系以对抗苏联。放在当下,类似的方式就是和俄罗斯建立关系,对其施加影响,从而让俄罗斯脱离与中国的联盟关系。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没有考虑到真实情况和俄中之间的现实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猜测,认为普京和特朗普之间存在某种秘密关系,甚至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特朗普访问苏联的时候。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特朗普与莫斯科之间存在这种联系。
《凤凰周刊》:特朗普的做法会给美欧关系带来何种冲击?
乌姆兰:我认为特朗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尤其普京在美国并不受欢迎。而一直以来,美国民众也支持对乌克兰提供帮助。盖洛普3月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46%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美国政府做得不够,比去年12月上升了16%。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对跨大西洋联盟和传统上美欧之间的紧密关系造成巨大威胁,这种关系是自二战结束以来80年间世界秩序的基础。现在这种关系的疏远对欧洲非常不利,对美国也是一样的,虽然美国对欧洲的依赖相对较少,但这依然会对美国的力量造成削弱。
战时选举完全不具备条件
《凤凰周刊》:你和乌克兰的学者、官员都有深入接触,他们如何理解和看待这场战争?
乌姆兰:对乌克兰人来说,这是一场世代的斗争,当然也是一场巨大的悲剧。同时也存在一种感觉,那就是除了战斗别无选择,因为屈服于俄罗斯将会让形势变得更加糟糕,而这也是乌克兰经历过的历史,它曾是沙俄和苏联的一部分。乌克兰人不想再成为俄罗斯或由俄罗斯主导疆域的一部分。所以对他们来说,没有选择,只能挺身而出。他们想要的是他们所认为的胜利,即收复所有被占领土并实现和平。
2022年,泽连斯基在前线访问哈尔科夫地区时誓言“胜利”。
《凤凰周刊》:他们对于目前的谈判以及战事进展有何期待?
乌姆兰:现在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美国新政府的动机非常不明确。特朗普对拜登政府有很多批评,并在尝试接触俄罗斯,甚至与其合作。现在有一种感觉是,乌克兰将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和妥协,因为美国的支持不再,反而变成支持俄罗斯。这是个令人意外且震惊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会说,乌克兰可能无法恢复和解放所有领土。
《凤凰周刊》:乌克兰人对总统泽连斯基是什么态度?近期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声称,乌克兰已经同意举行新的总统选举,这相当于站在俄罗斯一边。
乌姆兰:作为对美方表态的一种回应,泽连斯基在乌克兰国内的支持率再次上升。开战初期也有过类似情况,此前他的支持率相对较低,但在2022年2月之后急剧上升。虽然后来他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当前支持率仍保持在50%左右。
3月21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表示,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
谈到总统选举的问题,这其实非常荒谬,因为眼下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即使达成停战或是和平协议,乌克兰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做准备。因为战事,有许多乌克兰人流离失所,甚至有上百万人离开了这个国家。选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中,有一部分已被摧毁,选民的登记同样需要更新,因此至少要花费一到两年时间才能为全国性选举做好准备,无论是议会选举还是总统选举。所以对乌克兰来说,其首要任务是结束战争,解除当前的戒严状态(注:根据乌克兰法律,戒严状态下不得举行总统选举),然后才能筹备选举事宜。
2022年5月31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斯拉维扬斯克市,乌克兰军人协助一名老人走出遭袭受损的公寓楼。
(实习生徐岑对本文亦有贡献)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