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贵州何为?”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黄勇答记者问时表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
黄勇答记者问
黄勇说,贵州根据资源条件、科研人才条件、产业基础,提出锚定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两个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围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共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持续聚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新兴产业体系。”黄勇说,近年来,贵州通过加快绿色算力、新兴数据、智能技术等数字经济发力点,推进“东数西算”全国枢纽节点建设,把数字生产力培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性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能矿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生产力。顺应健康生活方式进入加速期,创新发展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高价值健康生产力。
黄勇介绍,在未来产业方面,贵州瞄准未来产业发展六大方向,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场景为牵引,以标志性产品为抓手,加强前瞻谋划,积极培育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氢能、北斗卫星应用、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加快把科学城、大数据科创城培育成为未来产业先导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王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孙晓蓉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