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我省选手取得1金1银1铜3优胜的历史最好成绩,位列奖牌榜全国第11位、东北三省一区首位。这一亮眼成绩,不禁让人们将目光聚集到我省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工程上。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人社厅获悉,2024年年初以来,该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幸福龙江工作部署,聚焦增强民生保障,以实施“技能龙江行动”为引领,深化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质效,强化分类培训、强化培训载体、强化人才培育,努力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壮大乡村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更多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推动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我省共面向农民工开展补贴性培训达11.3万人次。那么,龙江农民工能工巧匠是怎样炼成的呢?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探索龙江“乡村匠人”成才路径。
急救护理技能培训
坚持精准培训 促进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
众所周知,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的竞争力。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
黑龙江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农民工掌握新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环境的变化。这不仅对于农民工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推动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摸排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我省人社部门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加大培训政策推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水平。黑龙江省人社厅指导市级人社部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渠道公布补贴性培训机构目录、补贴性培训项目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方便农民工按需选择、及时参训。
在分类精准培训方面,我省人社部门对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重点围绕生产制造、建筑、现代服务、养老托育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领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就近就地就业的农民工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机维修、乡村工匠、乡村旅游、地方美食等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工“短平快”的需求,结合重点产业、特色项目等,依据已公布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组织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对学习能力强、创业意识足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冰雪经济、数字经济、创意设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领域培训;对新职业新业态从业农民工,积极开展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以及相关的电子商务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我想通过直播的形式卖农产品,但不知道怎么弄。多亏了黑河市人社部门,他们指导黑河市合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了这方面的培训,并长期跟踪服务,现在我已学会了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带货了。”说起自己学到的新技能,黑河市的李大哥笑得合不拢嘴。
像李大哥一样,丰富的培训形式让农民工受益匪浅。据了解,我省人社部门聚焦缓解农学矛盾,积极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大力推行点对点精准培训,打造“技能培训直通车”,送培训到村、到户、到人。健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工作机制,推行揭榜挂帅机制的项目制培训,张榜公布一批优质培训项目、择优确定一批承训机构、支持一批农民工技能就业,推动农民工培训与当地产业需求协同联动,打造了康养照护、餐饮服务、农用技术、电商直播等优质培训项目。
冷面技能培训
做强培训载体 构筑乡村技能人才培育阵地
“通过大赛,我深刻体会到技能教育的深远意义。我希望将所学、所悟传授给更多学生,为龙江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2024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式面点项目(职工组)中摘得金牌的胡永彬感慨地对记者说。
胡永彬是哈尔滨技师学院教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典型“80后”技能匠人,入行二十载,在国内外大赛屡获殊荣。胡永彬的成功已激励了很多怀揣梦想的人投身技能学习,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关键。同时,以发展技工教育为抓手,做强培训载体,培育更多的乡村技能人才也是推动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现实需要。”黑龙江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为此我省在加强政策支持方面,支持优质技工院校与13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对接帮扶关系,对贫困家庭学生落实 “五免一助”政策,扎实做好优先选择专业、优先选择就读订单班学习、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的“四个优先服务”,13个重点帮扶县累计招生880人。
在做优做强联盟方面,紧盯“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做优做大装备制造、医药康养、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绿色食品等十大重点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壮大联盟规模,拓展联盟功能,入盟企业已达363家、院所127所。
在完善工学一体方面,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照国家标准建设工学一体化课堂、课程、专业和院校,围绕乡村技能人才发展实际,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现代林业技术等涉农实用技术专业,优化专业设置,持续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扩大订单班、冠名班以及高级工班招生规模,促进培养乡村技能人才。全面应用《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指南包、课程包)》,严格落实教师配备、参训人数、培训场地条件和实训设备等要求,提升农民工培训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烤肉技能培训
优化评价体系 畅通乡村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要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人才队伍,一个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而大力培养农民工能工巧匠也是推动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的有效手段。
为此,我省用好技能人才评价“指挥棒”。持续推动技能人才评价由“政府鉴定”向“社会认定”转变,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序列,支持哈电集团等13家单位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386人。遴选备案208个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开发短视频制作、冰块切割、冰雪旅游园区服务等21个引擎产业领域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打造了抚远蔓越莓栽培、鸡西大冷面制作、齐齐哈尔烤肉制作等龙江特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征集遴选两家乡村建设工匠社会评价机构,覆盖乡村建设领域的核心职业(工种),满足农民工提升技能、持证就业的多元化需要。
打造技能人才培育“牵引器”。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依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双鸭山技师学院、北安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支持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产品经纪人、汽修、保育等专业;新建中式面点师、冰雪雕刻师、新能源汽车维修、智慧家政服务等领域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其在传技带技、培养青年技能骨干等方面重要作用。
做优技能人才选拔“大舞台”。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修订《黑龙江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加强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建设,举办全国乡村振兴大赛省选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实现以赛强技、以赛弘技,促进更多农民工技能人才通过大赛脱颖而出,推动技能“软实力”成为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强动力”。
据悉,下一步,黑龙江省人社厅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人社部“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着力扩大技能培训供给,围绕康养托育、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推广“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现技能就业。
冰雕技能传授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记者:李播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