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动画陷入口碑与票房倒挂的困局,非科班出身的饺子用三年啃老、三年失业的坚持,熬出50亿票房神话。这位穿露趾凉鞋、起球毛衣的导演,在资本狂欢中悄然隐入喜马拉雅山,以“归零”姿态打磨续作——漂亮皮囊终究抵不过故事的力量,起球的毛衣下藏着中国动画最稀缺的匠心。
哪吒火了,饺子跑了?
票房149亿,奔着150亿去了,全球榜前五也指日可待。
《哪吒2》这热度,简直像三伏天一样,火辣辣的。
可电影圈呢?
除了哪吒,其他片子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有人说,哪吒把市场全吸干了。
也有人说,现在经济形势这样,大家兜里都紧,好片自然受宠,烂片自然没人看。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我觉得吧,更重要的还是片子好不好。
哪吒背后,光线传媒这金主,动作频频,又是华夏神话宇宙,又是和央视合作搞《红楼梦》动画电影。
好家伙,这胃口,不小啊。
又是西游,又是三国,又是水浒,连《三体》都请张艺谋来拍。
这是要通吃啊?
步子迈这么大,也不怕扯着蛋。
当初《姜子牙》捆绑哪吒营销,票房16亿看着漂亮,口碑却砸了。
漂亮皮囊,终究抵不过故事的空洞。
光线忙着四处出击,饺子却“玩消失”。
没被这巨大的成功冲昏头脑,转头就去闷头搞《哪吒》续集了。
冯远征老师说得好,饺子不是电影科班出身,拍电影是真爱,不是为了当明星。
有些人拍电影是为了公司上市,为了换股票,饺子倒好,钱都砸电影里了,给观众上了一桌满汉全席。
这不明摆着砸同行饭碗吗?
冯老师也说了,哪吒2得“降温”,别捧得太高,小心摔得重。
得亏饺子自己先冷静下来了,主动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六年前,第一部哪吒火了之后,饺子也跑到喜马拉雅山“躲清静”去了。
这次更夸张,团队一起拒绝所有采访。
你看看他的社交平台,最新动态还是哪吒上映第一天,感谢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
真·不忘初心。
说起来,饺子这名字取得真贴切,皮薄馅儿多,看着不起眼,内涵丰富得很。
啃老三年,失业三年,全靠老妈支持,才坚持下来。
他妈也说了,饺子这孩子不浮夸,不会做荒唐事。
第一部哪吒50亿票房,到饺子手里肯定不少,也算个名人了。
可他呢?
还是那副朴素样,便装加露趾凉鞋就敢上镜。
后来接受采访,眼圈都熬青了,头发也白了,看得出来是真累。
可人家明星都抢着上镜,他倒好,一脸不情愿,说自己喜欢独处,喜欢创作。
还有人造谣他穿奢侈品,结果呢?
就一件四百块的普通毛衣,都起球了,一看就穿了好几年。
这才是真·人设,不是装出来的。
他的作品也一样,接地气,有力量,能引起共鸣。
不像有些导演,飘在天上,早就脱离群众了,哪能拍出申公豹那种求而不得的酸楚?
饺子一消失,外面的纷纷扰扰也就没了。
他躲起来,用“归零”的心态,继续挑战自己。
电影圈有这样的人,挺好。
匠心难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