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对美国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意识到了现在的中国完全不能用对付俄罗斯的那套来对付。
其实我们可以仔细研究一下最近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战略,本质上就是对俄罗斯全面封锁战略的2.0升级版本。而现在美国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行,中国不是俄罗斯,他们能用这样的手段限制俄罗斯,那是因为俄罗斯工业水平不行。而中国是当今全球化市场中唯一一个全工业国家。所以这种经济消耗战长期打下去,先死的一定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所以接下来美国可以把后续的手段都放下了,反正都打不过,该省的钱自然要想办法省下来。
特朗普原本希望自己可以在经济战场上速通中国,最终演变成了美国消费者含泪支付双倍账单的“七伤拳表演”,中国从高科技,农业,日用百货等方面发起了全方位反击。甚至我们到现在还能拿出来新的牌对付美国。
美国试图通过"友岸外包"削弱中国制造,却导致本土通胀持续高企。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在东南亚中转后,终端价格反而比直供时期上涨23%。更重要的是,就连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武器现在也不好用了。SWIFT制裁威胁悬而未决,CIPS系统日均处理量已突破1.2万亿美元,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若美国真将中国踢出美元体系,反而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沙特王爷们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时,纽约交易所的美元计价牌仿佛听到了丧钟敲响。
美国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判,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美国智库长期将中国等同于苏联或日本,忽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生存智慧。中国在加入WTO后的二十年里,不仅未如预期般"西化",反而通过制度创新走出独特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模式,这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突围中尤为显著。
其次,美国将"中国制造"简单等同于廉价代工,却忽视其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当华为在5G领域反超高通、C919打破波音空客垄断时,华盛顿才惊觉中国已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市场拓展"的完整创新生态。
最后,美国仍迷信军事威慑与经济制裁的"组合拳",但21世纪的大国博弈已转向"规则制定权+技术标准权+货币话语权"的三维竞争。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重构贸易网络、数字人民币突破美元结算体系,正在重塑全球治理框架。
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美国引以为傲的联盟网络正在瓦解:东盟十国对华贸易依存度达28%,远超对美12%,沙特石油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25%德国巴斯夫、法国空客等欧洲企业持续扩大在华投资。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撕裂格局,使美国的如今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美国霸权的衰落与其说是中国的挑战所致,不如说是文明形态的降维打击。当短视的选举政治遭遇“两个百年”的宏伟蓝图印太战略沦为纸上谈兵。这场较量早已在开始前就写好了结局。美国霸权的锈蚀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旧时代谢幕的必然注脚。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