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21年那会,阿里巴巴被人贴上了“电商养老院”的标签,股价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的,从300港元一路跌到57港元,一下子蒸发了5万亿!拼多多和抖音电商升得贼快,抢走了阿里不少生意。那时候大家都在说:“阿里的好日子算是到头咯”,“马爸爸的时代也就这样了”。
但谁又能想到,没过几年,阿里股价又涨回130多港元,市值一下子多了1万亿港元!现在大家不光把阿里当卖东西的,还把它跟微软、亚马逊这些大佬放一块了。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个被人笑话12年的云计算,咸鱼翻身了
要说阿里这几年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阿里云从一个被很多人嘲笑的“换汤不换药”的东西,变成了全球排名第三的云服务商,每年能进账好几百亿。
2009年那会儿,马云说要搞云计算,连阿里内部都有不少人不乐意,觉得这是瞎搞,瞎忙活。外面更有人笑话:“马云又在忽悠人了,这不就是租电脑嘛,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结果阿里硬是赔了12年,年年往里砸上百亿,熬到2021年阿里云终于赚钱了。现在阿里云给70多万家企业提供服务,连苹果这样的大公司,也找阿里在中国做AI服务,这笔生意就给阿里带来了2亿的新收入。
挺逗的是,阿里云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8.3%,涨到了2023年的21.7%,这意思是阿里不再只靠淘宝天猫吃饭了。
从“骗了马云10个亿”到成了阿里的新希望
还有个叫达摩院的地方,是阿里搞AI研究的。刚开张的那会儿,就有人嘀咕着这就是“骗马云的钱”,觉得搞这些研究就是烧钱不见回头钱。
那现在咋样?达摩院弄出来的“通义千问”AI,下载量占全球的26.6%,成了国内最火的AI之一。阿里还开放了300多个AI模型,吸引了50万开发者加入他们的圈子。
这些技术还用在阿里自己生意上,比如现在每天有3.2亿次客服问题是AI处理的,省了很多的人工费了。
马云回国,股价就蹭蹭涨
在前段时间,马云回国的消息一传开,阿里股价马上就蹿高了。很多人以为就是因为马云回来了,其实这里头是有原因。
一方面是阿里这些年在技术上的投入总算开始见效了。阿里每年往研发上砸多少钱你知道不?1200亿!占收入的15%!这比好多科技公司都舍得投。
另一方面是阿里的技术刚好跟国家想发展的方向对上了。我们国家现在可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了,特别是AI、云计算这些领域。阿里正好在这些地方下了不少功夫。
阿里凭啥在AI这个领域里逆袭了?
在AI这场混战里,百度明明起步早,腾讯明明钱多,咋反而让阿里后来居上了呢?
阿里手里有大把的数据。电商、支付、地图、视频、音乐...这些业务产生的数据量可不是闹着玩的,训练AI就靠这些数据啊。
再说阿里会取舍。它主动放弃了看着挺酷实际不太适合自己的东西,比如量子计算和自动驾驶,把钱都集中在了云计算和AI上。
阿里还有个完整的生态链:技术+数据+用武之地。简单点说,阿里不光有技术,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这些技术,还能靠这个挣钱。这可是很多研究所和小公司比不了的。
杭州成了AI的新高地!
阿里这么一搞,把杭州也带火了。现在杭州俨然成了全国的AI产业核心之一,各种AI创业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连国际项目都找上门了,比如沙特的数字高铁项目都是阿里在做。从前都是美国公司拿这种大单,现在我们中国公司也能接了。
马云的赌注赢了,但挑战还不少
马云的这步棋,看来是走对了。从一个卖东西的电商,变成了一个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公司,这可不是一般企业能做到的转变。
不过路还长着呢。一方面,云计算和AI这行竞争可激烈了,亚马逊、微软这些外国巨头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国内百度、腾讯、华为这些也都在使劲,谁也不甘落后。
还有一些上边的风险,科技的行业Z策说变就变,昨天可能还是很吃香的,明天可能就成了重点监管对象,这个阿里已经尝过苦头了。
但不管怎么说,阿里这波操作确实很漂亮。靠着坚持投入技术,硬是从“电商养老院”变成了“AI新贵”。在这种时代,押注未来的技术,可能比守着已有的生意更重要。
你觉得阿里还能保持这势头吗?科技发展这么快,下一个挑战会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hr>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所含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如有不准确之处请多包涵。我不是金融顾问,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请读者独立判断,切勿盲目跟风。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