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看了张译宣布息影和当年胡歌要去留学,才明白偶像和实力派的区别

行起 · 昨天 23:46
恭喜张译,再次登顶获得华表奖。
记得还没有开奖之前,和朋友猜测王一博和张译两个人谁会摘下影帝,朋友猜测会是王一博,毕竟两年前张译已经获过奖,总得鼓励一下年轻新生代的演员。
1.jpeg

华表奖再次把影帝给了张译,这个“戏疯子”两度拿奖,实至名归。
还记得两年前,张译第一次拿华表奖时,他站在领奖台上,自嘲地说:“我这次真是占了大便宜!”今年,张译带着《三大队》又一次拿下华表奖,用实力证明了,这个奖他拿的是理直气壮。就像网上点赞度很高的那句评语,“不是张译需要华表奖,而是今年的华表奖需要张译。”
2.jpeg

张译,47岁的演员,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他硬是教会了观众,什么才是“细糠”,怎么样才叫“演员”。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三大队》,张译在里面饰演程兵,是张译演员生涯里的又一张“王牌”角色。
3.jpeg

明明张译演过很多警察角色了,可是为了演绎好程兵这个角色,张译硬是跟着刑警队出警了三个月。因为角色是坐过牢的刑警队长,他还特意去真真实实地体验了蹲监狱。
4.jpeg

《悬崖之上》张译拍电击戏是上的真刑具,《三大队》程兵出狱蹲在墙角啃的馒头是馊掉的,《一秒钟》张译为了最好的呈现角色暴瘦20斤,《三大队》为了贴合油腻大叔的形象又把自己吃成油腻大叔。
5.jpeg

张译真的为了角色,做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演员长得像角色,比长得像自己更重要。
明星们最怕的就是被观众忘记,都会趁着有热度马不停蹄地赶紧拍戏,毕竟娱乐圈里也最不缺明星,一旦你停下来,马上就会有新人跟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而你就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了。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怀孕生子的女明星们。
6.jpeg

当年赵丽颖刚生完孩子没有几个月,就马上宣布复出,和王一博搭档演了电视剧《有翡》。在那个剧里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赵丽颖的状态是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无独有偶,杨颖当年生下孩子后,也是隔没有多久就又选择了继续奔跑,回到了《奔跑吧兄弟》。
7.jpeg

赵丽颖和杨颖这两个人缺钱吗?不缺。可是她们依旧这么拼,就是这个道理。而反观张译,他却在最有热度的时候,最容易获得邀约拿到好剧本的时候,张译偏偏选择了按下“暂停键”。拒绝趁热打铁捞快钱,张译有着他独特的勇气和大智慧。
8.jpeg

张译在华表奖宣布息影充电的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说要出国留学去沉淀学习的胡歌。当时的胡歌还是顶流,东方卫视瞒着胡歌给他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搞出了很大的动静,一整个娱乐圈都在欢送他。
9.jpeg

胡歌这一路走来,《仙剑奇侠传1、3》、《天外飞仙》、《神话》、《伪装者》,再到《琅琊榜》从偶像派到实力派,也是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大家都称呼胡歌为“抗剧一哥”。《琅琊榜》的大爆:人大爆、口碑大爆、国民度大爆,胡歌因为“梅长苏”,可以说是彻底转身变成了大众认可的实力演员。
10.jpeg

不限题材各种类型的剧都有代表作,胡歌,又可以称他为内娱第一个吃螃蟹的男人。《仙剑奇侠传》仙侠剧的“开山鼻祖”,《神话》带火穿越剧,《伪装者》谍战剧,《琅琊榜》梅长苏病弱谋士形象,更是拉高了权谋剧的审美天花板。胡歌的每一部剧,都在挑战行业空白。
11.jpeg

所以当年胡歌在采访中说出想出国留学学习的想法时,犹如平地起惊雷,大家从惊讶、不解到接受,再到最后的祝福,希望沉淀归来的胡歌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
最后谁也没有想到,胡歌的出国事件,出国学习没有几个月,就又回来接着拍广告了,从此成为了娱乐圈的笑谈。
12.jpeg

后来,在别人上热搜靠绯闻,胡歌现在上热搜更多的是靠《环保人设永不塌房》这些调侃声中,胡歌也实现了逆风翻盘。
40岁的胡歌,演了基层干部《县委大院》,43岁,三年磨一剑拍了《繁华》,凭借《繁花》和《县委大院》获得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提名,凭借《繁花》获得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项。
13.jpeg

这次看到张译宣布息影沉淀,大家就怕张译也步入胡歌的后尘,最后成为大家的饭后谈资,其实,大可不必。
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似乎总在催促演员"多快好省":多曝光、快产出、好数据、省力气,但“张译们”也正在改写这套算法。李雪健为演林彪减重20斤、揣摩角色到走火入魔,都是把生命厚度转化为表演的深度。
14.jpeg

真正的艺术永远需要发酵时间,角色也需要生活的沉淀。当流量明星在数据泡沫中疲于奔命时我们要相信,好演员的保质期不在热搜榜单,而在观众的记忆硬盘里。
15.jpeg

张译,胡歌,未完待续……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