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阿里亚模式会议在纽约召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主持会议,80余国代表齐聚一堂。在这场辩论,聚焦多边主义与全球秩序,中国以铿锵有力地发言,揭露美国的错误罪行。
这场持续数小时的交锋,不仅撕开了美国“规则守护者”的伪装面具,更暴露出全球经济深层次的矛盾。美国代表被中方驳斥得哑口无言,最后妄图以台湾、南海问题转移焦点,皆被中方代表严厉回击。
一、关税大棒和经济霸凌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便挥舞关税大棒,企图对全球经济体敲竹杠。2025年2月1日,美国先是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随后,以“芬太尼”为借口,两次对中国加征关税。到了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经济体都加征了10%-50%不等的关税。由于中国的不断反制,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税率最终达到了145%。
特朗普表面上说要振兴美国制造业,其真实目的是想利用关税大棒,来威逼其他国家向其屈服,以达到其“美国优先”的臆想。这种不顾经济规律的霸凌行为,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以加拿大为例,美国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让加拿大的钢铝产品在美国毫无市场竞争力,导致加拿大钢材出口断崖式下跌,对加拿大的核心出口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加拿大的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比较大,因为包括德系、日系的很多品牌在加拿大都有工厂。但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汽车及其零配件加征了25%的关税,导致加拿大汽车单车成本增加1.2万美元,最终造成3家组装厂倒闭,1.8万名工人失业。
其实,美国的经济霸凌政策,对自己本土的经济也造成了巨大伤害。因为国外商品成本增加,导致美国本土物价上涨,货物短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关税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1500-2000美元,低收入群体食品支出占比上升至37%。沃尔玛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日用品价格累计上涨19%,核心CPI被推高0.8个百分点。
而且,关税战导致诸多原材料无法正常进入美国市场,这让美国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所以说,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伤,其本土经济也因此“自伤八百”。
二、联合国大会,80个国家的共鸣
在4月23日的联合国会议上,傅聪大使用四个“严重”来怒斥美国: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美国以追求“对等”为旗号,搞零和博弈,实际上是以关税颠覆国际经贸秩序,以霸权凌驾全球公利。傅聪大使的发言,获得了80余国代表支持,与会国家纷纷谴责美国,反对单边加征关税,呼吁恢复公平、可预测的多边贸易秩序。
实际上,在特朗普向全球挥动关税大棒时,已有多国进行反制。中国曾在2月10日,3月5日,4月2日,4月9日对美国发动多次精准反制,现在美国商品进入中国,也要被征收125%的关税。
同样,欧盟也针对美国农产品、奢侈品等征收报复性关税。东盟国家也加速了推进区域自贸协定,试图绕开美国主导的供应链体系。
德国总理朔尔茨称“单边主义是21世纪的毒药”;越南等国也直言,不愿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多国批评美国单边加税导致发展中国家发展权被剥夺,并呼吁恢复WTO多边机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指出,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其“财政赤字与低储蓄率”,而非来自外国商品的冲击。
牛津经济研究所预测,若持续和中国在关税领域对峙,美国五年内将损失1.6万亿美元和74.7万就业岗位,制造业回流也将会成为空谈。
由于特朗普的一意孤行,现在美国的信誉已下滑到历史新低。民调显示,51%美国民众对其第二任期感到悲观,47%的盟友国家认为“美国已不可信赖”。
三、美国词穷,妄图反咬中国
面对中国的质问和怒斥,美国代表只是一味的否认,后来被驳得哑口无言,不得不转移话题。美国代表竟然反咬中国,对“中国台湾”问题和“南海航行”问题上进行指责,妄图给中国安上两个罪名。结果被傅聪逐一反驳,美国铩羽而归。
2025年的世界见证了一个悖论:特朗普越是挥舞“美国优先”大棒,全球对多边主义的呼声越高。中国以文明底蕴与战略定力,成为动荡时代的稳定锚点。傅聪大使在联合国大声疾呼:“是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还是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80多国的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将证明,单边主义终是作茧自缚,而合作共赢自会海阔天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