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开始,社交平台上出现一种新型自习室体验分享——“环球影城自习测评”。园区内哪家店里有插座、哪个座位光线最好,测评中都有详细的攻略。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主题乐园,KTV、酒店大堂、写字楼一层也登上了“新款自习室”推荐榜。
近年流行的付费自习室也成为不少考研考公大学生的选择
城市大道上的皮爷咖啡店是网友推荐的自习地之一
博主发帖记录在主题乐园自习
博主在主题乐园餐厅自习
打卡
5点多起床车程近3小时
博士生去环球影城自习
拥有环球影城年卡会员的大学生们为了追求极致性价比,开始占领“霍格沃茨”,在三把扫帚餐厅里读文献或者“肝”论文。几个小时的自习之后,再在闭园前错峰花一个小时玩一圈高峰5个小时都排不上的游乐项目,然后潇洒离去,主打一个学习娱乐两不误。“游园+自习”这个看似不搭的组合背后,藏着一群年轻人对学习环境的全新理解和需求。
清晨5点多,学校在怀柔的小伟强忍着困意起床了。简单洗漱后,他先坐公交车从雁栖湖到望京西,再换两趟地铁到达环球影城,整个过程用时超过两个半小时。而这是小伟每次到环球影城自习的最快路线。
在路上,小伟也会怀疑自己的决定:从怀柔到通州,跑七八十公里去自习,值得吗?然而,当他踏出环球影城地铁站,听到城市大道上播放的激昂音乐,心中的纠结便一扫而空。
年卡用户有专用入园通道,小伟扫码入园后径直奔向哈利·波特区。当身边的游客都涌向最热门、排队人数最多的游乐项目时,小伟则走进了三把扫帚餐厅,点一杯饮料,找到有插座的角落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收尾。
来环球影城自习的人大多是年卡用户,普通年卡1000元出头,大学生年卡900多元,相比平峰单日票价,去三四次就能回本。小伟说,他办卡不到半年已经去了十多回。
这些来环球影城自习的年轻人,最开始并未把学习列进计划,能够无限次畅玩是他们买年卡的初衷。只是娱乐项目玩多了就没了新鲜感,于是他们开始在乐园里探索新“项目”。
几位受访的自习博主表示,他们是在纯粹游玩过几次后,萌生了“做点玩儿以外的事”的念头,加上社交平台总能刷到各式自习攻略,于是开始尝试来环球影城学习。
想要在园内学习更有性价比,消费就得精打细算。“在环球影城内,稍不留神就会控制不住钱包。”小梁每次到环球影城自习都怀着分文不花的心态,可看到圣诞节限定的饮品和甜品时,她又会劝说自己“一些计划外的消费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奖励”,一天下来,在小梁计划外的百十来块钱就轻松花出去了。
如果不能像小伟一样起个大早占据“最佳自习位”,那到了游园高峰期,适合学习的座位就没那么好找了。为了避免和游客互相影响,来自习的大学生们大多会在这个时段自发挪去人少的店铺。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环球影城自习攻略,多篇笔记都有一两千条以上的评论和几千个点赞。推荐最多的学习地,是园区里的梅尔斯餐厅、三把扫帚餐厅和哈蒙德餐厅,以及城市大道上的皮爷咖啡店。
探索园内可以自习的地方也算是一种乐趣。小繁就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自己的学习测评。最初几次来环球影城,她会尝试不同的店铺,特别留意客流和插座的位置,“这样其他人来时就能节省一些试错成本。”她的相关笔记也收获了大量点赞,这让小繁颇有成就感。
“环球影城学习测评”相关帖子热度提升后,最直观的变化是在攻略中被推荐的好位置变得“难抢”了。小繁最近来园内学习时,第一次遇到了梅尔斯餐厅有插座的座位全部有人的情况,“没想到周三下午3点多还有这么多人,只能转战其他店铺了。”
质疑
选择游乐场所自习
学习效率是否会打折
时间和交通成本高,消费额度不低,好位置要“抢”,选择主题乐园作为自习室,学习效率是否会打折扣?是不是在作秀?这些问题,也被一些网友提及。
小伟就认为去环球影城学习并不适合所有人。他第一次带电脑去环球影城写论文只是玩票性质,对学习效率没抱任何期望。但他首次尝试后,竟意外完成了之前在学校工位上纠结一周都没写出来的论文小结。自那之后,他也成了那里的常客,“我喜欢在热闹的环境里学习,更自在轻松。但其他人如果专注度没那么高,还是劝不要跟风吧。”
北青报记者采访发现,到环球影城自习的大学生,大部分人是因为不喜欢太过安静的氛围,如学校的图书馆,但他们也不是非去环球影城不可。除了环球影城,咖啡厅也是他们自习频率很高的地方。
“学校附近的咖啡厅因为近,去得最多,大约占五成;环球影城大概两成多吧;图书馆是能不去就不去,太安静我会不太自在。”对于小繁而言,相比特别安静的环境,那些看似“不太适合学习”的公共空间反而更能让他提高学习效率。而其他受访者也表示,他们没有特别依赖去环球影城自习,只在有大块空闲时间时才会去,要是时间紧张,附近的咖啡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小繁认为,和普通的咖啡厅相比,环球影城的学习环境自带“情绪价值”——在这里学习会有一种“别人来玩,只有我来学习”的感觉,激励自己不得不学。
小繁在学习空当儿,会把看喜欢的演出当作奖励,“文献读累了就出去看场演出放松放松。”小繁表示,五六个小时的入园时间,除了中途看演出的20多分钟,她基本没时间摆弄手机。“大老远来了,不认真学提高效率,都对不起自己身处的乐园。”
网络上还有人质疑大学生在游乐园自习是不是作秀,小繁和小伟表示:“是不是作秀只有自己知道,我觉得提高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每次来环球影城都要拍照打卡,小繁说,她今年硕士毕业,准备回到内蒙古工作,这也意味着能在环球影城学习的机会不多了,所以她想为这段特别的学习经历留下印迹。
分析
学习地点因人而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主题乐园,KTV、酒店大堂、写字楼一层也登上了“新款自习室”推荐榜。
有自习博主表示,KTV包厢的优势是隔音好,适合小组讨论或需要出声背诵的学习内容,在学不进去时还可以“拿起话筒就是唱”。
北青报记者采访发现,去“非主流地点”学习,更像是博主为了丰满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人设,通过展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利用反差感获得点赞和关注。
此外,近年流行的付费自习室也成为不少考研考公大学生的选择。打开本地生活软件,周边3公里范围内通常都有不止一家自习室。对付费自习室,网上的评价离不开“私密”“氛围”“效率”几个关键词。
在工作日的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通州区的一家自习室,该自习室设有阳光区、键鼠区等不同区域,每个座位间有隔板分隔,来自习的人不少,但整体环境十分安静,店内还有茶水饮料和小茶点自助。购买次卡套餐的话,每天的学习成本在十几元。
在付费的环境之外,“怎么免费学习”也是学生党讨论的热点,其中讨论度最高的是社区图书阅览室。这种阅览室一般藏在小区深处,和物业活动中心等地点捆绑。在家里学不进去的话,走两步来到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混个脸熟,也许就能解锁一个会议室改造而成的免费自习室。
为了满足学生对于独立自习环境的需求,一些高校安装了学习“静音舱”。“静音舱”隔间面积不大,仅能容纳一人,配有简易书桌及吧台椅,内部灯光插座一应俱全,通常设置在图书馆、教学楼的走廊上。当学生需要进行线上会议、面试、答辩等可能影响到他人的事情时,就可以选择在“静音舱”进行。
对于“新款自习室”,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李鹏翔表示,学生能够学习的地点很多,“自控能力强的人可以无视环境,等地铁的间隙都能背几十个单词,在哪儿都能学得津津有味。但自控力差的人,还是建议回到图书馆等常规自习场所,接受自律氛围的熏陶,让同学之间的监督与陪伴化为被动学习的动力。自习场所怎么选择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