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22日电 4月18至20日,首届水库全寿期地质灾害防控国际学术论坛暨纪念新滩滑坡成功预报40周年活动在湖北宜昌召开,10余个国家的4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共同纪念新滩滑坡成功预报40周年,共绘水库地质灾害防控新蓝图。
本次论坛由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等三大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三峡大学等单位承办,以"水库全寿期地质灾害防控"为主题,通过“2+1+1+1”创新研讨模式,设置18场主旨报告、84场特邀报告及60场研究生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殷跃平、周创兵等12位专家领衔学术报告,系统阐释水库全寿期管理的前沿技术路径。特别设立的青年学者论坛与研究生专场,为新生代科研力量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论坛围绕六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库水位调控影响评价、岩土体劣化防控、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链生灾害应急对策、绿色防治技术创新。通过跨学科对话,专家学者在灾害演化机理、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生态友好型防治技术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为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地质灾害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现场考察环节中,中外专家实地观摩秭归链子崖危岩体治理工程与新滩滑坡遗址。这座300万立方米的“空中悬石”经综合治理后,成为危岩体治理典范;而1985年成功预报的3000万方滑坡案例,更以零伤亡印证中国防灾体系的科学性。加拿大Dave Chan教授等6位国际专家通过主旨报告,分享多国防治经验,彰显全球协作价值。
闭幕式上,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主席汪发武倡议成立“水库全寿期地质灾害防控专业委员会”,推动建立常态化国际合作机制。作为论坛重要成果,重庆大学代表宣布启动第二届筹备工作,持续深化全球灾害防治技术交流。(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