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国忙着加关税,中国广交会却创纪录!境外商家:加征关税不会持续太久,对

每日经济新闻 · 5 小时前
每经记者:张怀水 李彪 每经编辑:蒲付强,易启江
1.jpeg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当天,“到会人数多到不可思议”,一位参展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称每经记者)这样感叹道。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一份针对232条款的“事实清单”中提到,“中国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
然而,第137届广交会并未因美国挑起“关税战”而冷清,相反,人气超高。来自约旦的采购商伊玛丁·穆斯塔法称,中国产品能满足所有市场,不管是物美价廉的,还是高质量的,你都可以找到它。
在美国拥有 1600 多家门店的公司——Harbor Freight,其上海代表处采购管理执行总监罗伯特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家80%的产品来自中国,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鲁莽且双输。
西班牙采购商维亚切斯兰则认为,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不会持续太久,否则可能会把美国带入金融危机。
1
不降反增
开展第一天
外商到会人数创历史新高
4月15日上午,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第一天,每经记者打车从酒店前往展馆,原本40分钟的路程,硬是走了2个小时。司机告诉记者,从早上6点开始,就有客人打车去展馆,他来来回回已经送了好多趟。
4月15日至19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展会在广州琶洲展馆如期举办。本届广交会几乎是在中美经贸摩擦最为严峻的时刻拉开序幕。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本届展会并未因美国挑起“关税战”而冷清,相反,在第一天就表现出超高的人气。
2.jpeg
广交会现场摩肩接踵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根据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5日17时,境外采购商本届累计线下参会64530人,同比增长8.9%,到会人数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
15日上午10时许,广交会展馆内已是人头攒动。一位参展商向记者表示:“由于外商路途遥远,有些客人还需要转机。往届展会第一天,人气并不旺,今年太不可思议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赶在用餐高峰来到展馆内的用餐处,发现所有餐厅都在排队。麦当劳、中餐厅、咖啡厅、甚至卫生间,哪里都排起了长队。
麦当劳会展餐厅总经理伍嘉慧透露:“没到中午饭点,餐厅就爆满了。广交会期间,门店的销量经常能达到一年的峰值。”
15日当天,据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广交会展馆A区的麦当劳是全球瞬时销量最高的麦当劳门店之一。
根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19日,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20.2%。
2
境外采购商
谈美国加征关税:
这是一个鲁莽且双输的政策
“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行为最终会导致双输,这种鲁莽的做法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罗伯特向每经记者表示,我们和中国的供应商已经有30年的合作历史,从最早采购日本产品,到中国台湾,之后就转移到中国大陆。过去10年,以平均每年新增100家门店的速度在增长。
据公开信息,Harbor Freight是美国领先的工具零售商,目前在美国拥有 1600 多家门店。
“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与中国供应商一起成长。所以,我们更希望把这种好的合作方式延续下去。”罗伯特进一步向记者表示,美国零售商是雇佣人员相对较多的行业,要有理货员、收银员、收货员和管理人员等,管理一家门店通常需要十几人,甚至五六十人。人员的工资是很大的支出,所以,我觉得美国零售商碰到的困境是如何重新计算价格,新的价格既能保证不让销售下降,还能维持一定的利润去支付工资和运营成本、仓储成本等。
3.jpeg
广交会现场外商云集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在当前关税水平下,能不能实现既不让销售下降,又能够维持利润?面对每经记者的提问,罗伯特坦言,零售商和采购商很难吸收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我们非常担心,一旦调价后会打击消费者信心”。
来自西班牙的采购商维亚切斯兰和罗伯特有相似的看法。他向每经记者表示,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行为,对美国和对美国人民的伤害,比任何时候都大。“我认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行为不会持续太久,否则可能会把美国带入金融危机。”
维亚切斯兰向记者透露,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客观上已经影响到自己所在的公司。“我们在美国有一些业务,导致现在从美国进口产品价格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在零售端提高售价。”
来自约旦的采购商伊玛丁·穆斯塔法已经参加了20多届广交会,作为“老广交”,他今年将自己的两位儿子也带到了广交会现场。他认为,中国产品能满足所有市场。如果你想要物美价廉,可以找到它;如果你想要高质量,也可以找到它。
穆斯塔法向每经记者表示,中国的产品,无论是价格、服务、质量都是全球第一。“一些无知的人,他们只考虑价格,只考虑他们自己的规则。你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哪些是最适合你国家的产品。”
4.jpeg
约旦采购商伊玛丁·穆斯塔法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兄弟在美国做生意,他现在很苦恼,因为如果从中国进口,他必须要付出太多成本,否则产品毫无竞争力。“所以,我建议他从另一个国家购买中国产品,或许能够找到更加便宜的。”
乌兹别克斯坦采购商亚历克斯向每经记者表示,每年,他都会参加广交会,广交会是能够让他找到完美供应商的最佳地点。美国加征关税,让中国供应商遭受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广交会的商品价格或许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作为采购商,我想过来看一看”。
“贸易战对各国经济而言都不是好事,对世界经济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亚历克斯说。
3
国内供应商
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
江苏通润工具箱柜有限公司作为供应商,与Harbor Freight已有20余年的合作经历。该公司销售经理孔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国市场占公司出口份额的50%左右,与Harbor Freight也已经合作了20多年。“即便如此,在当前的关税水平下,与采购商谈判的意义已经不大。”
“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发生改变,未来几个月,工具箱行业对美国出口订单很有可能就降为零了。”孔经理向记者表示,在当前关税水平下,产品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谈降价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作为掀桌子的一方,要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把问题抛给供应商。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孔经理向每经记者透露,公司在泰国设立了工厂,并拿到当地的产品认证,通过这种方式暂时规避关税的冲击。“目前,泰国工厂只能完成国内20%的产能水平。未来,我们可能会考虑逐步提升至50%,甚至60%。”
5.jpeg
广交会现场外商云集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美国市场占我们出口份额的20%左右,也是公司出口份额最高的海外单一市场。”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徐杰(化名)向每经记者表示,公司生产的橡胶手套主要供应美国的超市和建筑企业。尽管公司产业链比较长,但橡胶手套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利润空间也不是很高。
“作为供应商,我们并没有考虑去和采购商共同来分担关税带来的价差。”徐杰向记者表示,美国订单确实会减少。一方面,我们考虑内销;另一方面,我们几年前已经在越南设厂,作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徐杰向每经记者透露,做转口贸易已经不能规避美国此次的关税制裁,需要拿到当地的产地证明,也就是所谓的“越南制造”。而东南亚国家对这方面主要的限制就是工序,也就是最终的成品,有多少道工序是在当地完成的,当地政府才会给你颁发产地证明。
每经记者在广交会现场调查走访中注意到,当前,对于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外贸企业,一方面,企业选择出口转内销;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在海外设立工厂,将产品组装搬到国外,尝试规避关税制裁。而头部企业,比如家电行业,由于全球化布局较早,一定程度上对高关税形成了对冲。
4
新风向
机器人专区魔法原子
拿到数百张意向订单
“秘鲁、巴西、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采购商,都对我们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田罡略显激动地向每经记者表示,我们是第一次来参加广交会,没有想到短短几天收到几百张意向订单。一位秘鲁的客户,甚至愿意多加点钱,把我们展示的样品机器人买走。从消费和购买力来看,先进制造业并不是欧美采购商的“专利”。
记者注意到,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并首次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参展企业达11304家,其中“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参展企业约3700家。
6.jpeg
广交会现场的机狗备受瞩目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此前的4月15日,在广交会开幕当天,每经记者询问田罡,公司海外目标群体聚焦哪些国家?田罡坦言:“说实话,我们也不清楚海外目标群体在哪里。”
然而,仅仅5天后,记者在广交会现场再次见到田罡时,他激动地向记者表示:“太惊喜了,我们收到了几百张海外客户的意向订单,本来是抱着摸索的态度来的,你看,我们每一位同事都在接待客户。南美、中东和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对我们产品很感兴趣。”
同样在广交会现场收到惊喜的还有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李艾俐,她同样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
孟李艾俐向每经记者表示,这几天,超过60%的咨询客户来自中东、东南亚、东欧等地区,许多采购商带着明确的医院或政府项目需求而来。不少客商是医院采购负责人或区域医疗器械代理商,对技术参数(如机械臂精度、术式适配性)提问极其专业。
“一位阿拉伯的客商看完公司展示的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模拟操作后,直接和我们谈,想要购买10台。” 孟李艾俐向记者表示,未来非常看好海外市场的前景。今年,企业将深耕东南亚市场,并将欧洲高端市场纳入长远布局。
来自南非的采购商麦克向每经记者表示,这几天一直在服务机器人专区逛,想寻找一些新产品,比如机器人和电子产品。“这些在我们国家是新事物。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中国产品最大的优势是种类多,可挑选的余地非常大。”
7.jpeg
广交会现场的人形机器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从一期参展企业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5100家。服务机器人、VR设备、零嵌冰箱、双驱分舱洗衣机等新消费产品备受关注,中国“智造”硬核实力吸引大批采购商参观洽谈。
记者|张怀水 李彪
编辑|蒲付强 易启江
视觉|刘阳
排版|易启江
8.png
每日经济新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