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媒:美国如何失去制造业强国地位?

参考消息 · 前天 06:00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私营部门约35%的工作岗位是制造业岗位。如今,美国有1280万个制造业岗位,占私营部门工作岗位数量的9.4%。
特朗普总统说,他推行的全面关税政策旨在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经济学家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关税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并且担心关税弊大于利。
要弄清楚美国是否有可能恢复制造业的辉煌,首先需要了解美国是如何失去世界制造业强国地位的。
20世纪初,美国率先采用通用零件和组织要素进行大规模生产。凯斯西储大学的经济学家苏珊·赫尔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制造业产能大幅提升,同时也重创了竞争对手。
20世纪50年代之后,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滑。部分原因在于美国人变得更加富裕了,将更多的开支用于服务业,如旅游、餐饮和医疗保健等。
工作岗位也随着消费流向了服务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酒店、银行、律所和医院等服务行业工作。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复苏,制造业就业有起有落。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服务业岗位不断增加之际,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
美国人购买的许多非耐用品(如服装)的生产地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生产转移到美国南部各州,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更低。
大约在同一时期,世界上一些欠发达地区,也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得多的地方,开始大力发展非耐用品制造业,比如拉丁美洲和亚洲。美国开始进口更多这些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像搅拌机这样的轻型耐用产品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美国非耐用品制造商越来越难以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竞争。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加剧,部分原因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了对墨西哥商品的关税。
厄普约翰就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苏珊·豪斯曼指出,在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建立起钢铁产业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美国钢铁企业也出现了工作岗位流失的情况。
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的这些变化,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向外国投资开放了国内市场,并获得全球市场准入。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戈登·汉森说:“突然之间,我们在一个低工资国家看到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转变。”
美国此前也曾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的竞争,但从未遇到过人口规模远超美国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国崛起的速度比日本等国家快得多。1999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仅约为美国的十分之一,甚至低于瑞典。2008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随着中国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美国则变得更加擅长提供服务。2023年,美国出口了价值240亿美元的广告服务。
美国目前的服务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此外,由于企业出于税务目的将在美国开发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和商标)转移到海外,导致美国的服务出口被低估。
一项新研究发现,1980年,制造业岗位在美国高薪工作岗位中占比39%。到2021年,这一比例降至20%。同一时期,金融、专业和法律行业的高收入岗位占比从8%跃升至26%。
几百年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反对广泛使用关税。在他们看来,消费者和企业支付的更高价格最终会导致减少在其他商品和服务上的开支,包括在美国本土制造的商品和服务。这将抵消国内生产和政府收入增加带来的任何好处。因此,虽然一些制造商可能受益,但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状况会变差。
汉森指出,即使制造业工作岗位增加30%,制造业在私营部门就业中的占比也只会上升到12%左右,远低于过去的水平。
豪斯曼认为美国应该投资增加某些产品的国内生产,尽管这样做会有成本,但应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而不是广泛征收关税。
她说,增加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的国内生产就是一个例子,这不仅是为了创造就业机会,也是出于经济和军事安全方面的考虑。但这一观点并不适用于许多低成本商品。“我们想再开始自己生产T恤衫吗?这有多重要呢?” (编译/朱捷)
本文由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3日发表,原题为《美国如何失去世界制造业强国地位?》,作者是贾斯廷·拉哈特。
1.jpeg
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市举行的2023年北美国际汽车展(新华社)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