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乌冲突持续升级,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俄罗斯国防部4月8日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库尔勒克州控制了一个定区点,在多个方向打击乌军炮兵、导弹武器弹药库、无人机工厂等目标,防空部队拦截乌军航空炸弹、火箭弹,击落一百多架乌军无人机。而乌军也不甘示弱,在过去一个昼夜两次袭击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报,乌空军7日袭击了俄军位于库尔勒斯克州的仓库设施、机库、军事建筑及技术装备,造成超三十名俄军士兵死亡 。
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双方在多个区域激烈交火,都试图掌握战场主动权。库尔勒克州等地的争夺,关乎战略要地与资源控制。俄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和防空系统,对乌军关键军事设施展开打击,限制乌军作战能力;乌军则利用灵活战术,针对俄军后勤与军事建筑发动袭击,试图打乱俄军部署。但长期高强度冲突,导致双方都承受巨大人员伤亡与装备损耗。
冲突背后,地缘政治因素凸显。乌克兰外长当色比加表示,针对与美国的矿产资源协议谈判,乌方明确立场,协议应互利互惠。这表明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影响力巨大,通过资源合作协议等方式介入。俄罗斯与美国新一轮谈判计划于4月10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讨论恢复各自使馆正常工作等问题,侧面反映出美俄在冲突中的博弈。美国虽未直接参战,但通过军事援助、资源合作等手段,影响冲突走向;俄罗斯则在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同时,力求打破外部势力对其战略空间的挤压。
冲突对平民与民用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时,中方代表指出,任何情况下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都不应成为袭击目标,国际社会和人道机构应恪守人道中立、公正独立原则,全力开展人道救援。战争使无数乌克兰民众流离失所,生活物资短缺,医疗资源紧张,民用设施如能源基础设施被破坏,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