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与深切关怀下,2024年,六盘水市水城区成功为亮岩小学、杨梅小学、盐井小学、冷坝小学这四所坐落于高海拔地区的农村学校实施了冬季供暖项目,让孩子们在寒冬里也能温暖如春,安心向学。”全国人大代表杨恩兰深情述说。近年来,水城区以民生为笔,绘就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民生画卷,回馈着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
基石之上,梦的初绽
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的基石,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2024年,得益于财政的大力支持,水城区城区配水厂迎来了蜕变式的升级,供水能力从每日1.8万立方米跃升至2.8万立方米,这一飞跃性的提升,如同甘霖普降,滋润了万千家庭,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物流新模式犹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点缀在乡间大地。农村客运班线满载着欢声笑语,穿梭在广袤的乡村之间。水城区以“硬投入”铸就民生“软实力”,彰显了其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此外,水城区还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自然美景,不仅扮靓了城乡容颜,更使水城区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宜居佳地。
保障之翼,爱的翱翔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期盼。水城区创新的“嵌入式养老”模式,将医疗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全方位、贴心的关怀环境。在村集体的鼎力支持下,农村老年食堂成为高龄老人的幸福家园,深刻诠释了“老有所养”的温馨内涵。童有所乐,是社会的希望。在以朵幼儿园等易地搬迁安置点,学校通过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孩子们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水城区荣获教育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称号,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学前教育普惠率分别高达99.72%和97.34%,真正实现了“幼有优育”的宏伟目标。身有所健,是人民的福祉。水城区采取“远近结合”的策略,充分利用东西部帮扶的优势资源,加强医共体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健康保障惠及每一个角落。
城乡交响,和谐共鸣
水城区始终将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视为推动民生发展的关键举措。多部门联手优化城际公交体系,实现城乡交通的无缝衔接;精准调控商超物资价格,确保城乡群众生活的和谐与愉悦。在消费领域,政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以旧换新中的欺诈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民众,传递温暖。同时,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机制,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分层分类的动态监测管理,确保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应保尽保。这一创新实践,是水城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深入践行,成功促进了社会救助体系与民生保障机制的紧密融合,显著提升了民生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城乡一盘棋”的治理思维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激发了内需潜力,奏响了和谐的民生乐章。
向着幸福,永不止步
水城区的民生改善之路,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展望未来,水城区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书写更加温暖、更加动人的民生篇章,朝着幸福的彼岸勇往直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