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大衣哥朱之文:从草根歌手到反网暴斗士,四年谣言战终上法庭

普通人 · 19 小时前
“把我的脑袋P到别人的身体上,造谣我和儿媳生孩子,甚至连襁褓中的孙子都不放过……”面对镜头,农民歌手朱之文的声音颤抖着。这位因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红遍全国的“大衣哥”,在享受成名光环的同时,也成了网络暴力的“活靶子”。2025年2月18日,他选择不再沉默,将一名持续四年造谣辱骂他的网暴者告上法庭。这场官司,不仅是个人尊严的捍卫,更是一场对网络戾气的宣战。
被“流量狂欢”撕裂的生活
自2011年成名以来,朱之文始终扎根山东农村,却被迫成为“流量猎物”。家门口常年被直播者围堵,甚至有人赖在院子里索要50万“成名费”。但最让他崩溃的,是躲在屏幕后的造谣者:有人将他的照片与儿媳拼接,捏造“私生子”谣言;有人将他P成孩童,配上侮辱性标题;更有甚者,编造“给儿媳开金店”“北京买豪宅”等虚假故事,连不满周岁的孙子也沦为攻击对象。四年间,290条恶意视频如毒箭般射向这个家庭,最高单条播放量达21万次。
从忍让到亮剑:一场迟到的正义
“攻击我一次两次,我可以忍,但四年连家人都不放过,必须讨个说法!”庭审现场,朱之文态度坚决。此前,他已三次起诉网暴者,其中一人被判四年有期徒刑。这一次,被告是一名素未谋面的中年女性,自称“头脑一热”发布视频,却拿不出任何道歉诚意。尽管对方当庭致歉并请求调解,朱之文依然选择拒绝:“法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原不原谅是我的事。”代理律师杨安明指出,29条视频播放量超5000次,已涉嫌诽谤罪,最高可判3年。
网络暴力的照妖镜:谁在纵容“黑粉经济”?
案件背后,暴露出更深的生态疮疤。为何平台放任恶意内容传播四年?为何造谣者能通过“黑红”流量获利?朱之文的遭遇并非个例,它撕开了网络暴力的血腥逻辑:公众人物被默认为“公共消费品”,而维权成本高、举证难,让多数人选择忍气吞声。正如律师所言:“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但朱之文的坚持,恰恰证明法律是最后的底线——290条公证视频、29次超5000播放的证据链,为维权树立了标杆。
当法庭敲下法槌的那一刻,朱之文不只是为自家讨公道,更是为无数网暴受害者举起火把。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善良不该成为被践踏的理由,流量狂欢更不能凌驾于人性尊严之上。正如他所说:“我不想再出名了,只想平静生活。”而这句朴实的愿望,恰恰是对网络文明最深刻的呼唤。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