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75岁谭咏麟独自去市场买金鱼,打扮低调,身材发福,不见昔日风采

于鱼 · 前天 16:07
在九龙城寨某条幽深巷道里,一块褪色的"金鱼张"招牌下,75岁的谭咏麟正俯身端详着玻璃缸里游弋的蝶尾墨龙睛。
他穿着明黄色Polo衫配黑色运动短裤的经典"老年三件套",膝盖上醒目的黑色护具与腕间价值百万的百达翡丽形成奇妙混搭。
水族箱折射的粼粼波光中,这位昔日的"乐坛校长"双颊泛着健康红晕,与店主老张讨论着水温对狮子头金鱼发头率的影响,仿佛褪去了所有星光。
1.png

"谭校长每次来都要蹲着看半小时鱼,我们这些老街坊早见怪不怪了。"
金鱼店老板擦拭着玻璃缸,向常客展示手机相册里密密麻麻的明星合影。
从洪金宝到郑裕玲,半个港圈名流都在这个不足二十平的水族馆留下足迹。
2.png

店铺墙壁上,1998年《爱的根源》黑胶唱片与2017年《银河岁月》演唱会海报相映成趣,见证着主人跨越世纪的星缘。
在氧气泵的嗡鸣声里,谭咏麟的日常轨迹逐渐清晰。
每周三次的晨跑路线必定经过庙街金鱼巷,运动后泛红的面颊总挂着孩子发现宝藏般的雀跃。
3.png

"这些鎏金蝶尾游动时像极了演唱会上的激光束。"
他曾如此向老友李克勤形容自己的审美趣味。
店铺角落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二十年来购入的327尾金鱼,每条都标注着入缸日期和特别习性。
4.png

褪去舞台光环的谭咏麟,在养鱼这件事上展现出惊人的专业素养。
他会带着便携式pH试纸检测水质,用单反记录鱼鳍发育情况,甚至专程赴日本锦鲤大赛取经。
"养鱼和做音乐一样,都要懂得留白。"
5.png

在去年港岛金鱼爱好者协会的分享会上,他指着投影仪里的《水中牡丹》摄影作品如是说。
这种艺术通感,让他的鱼缸陈列如同精心编排的演唱会歌单,红白琉金与水墨兰寿的游动节奏都暗合着《雾之恋》的旋律。
发福的身形并未影响他的行动力。
6.png

完成当日采购后,谭咏麟拎着充氧袋健步穿过人潮,腕表秒针的跃动与保龄球馆的预约时间精准吻合。
在旺角某保龄球会所,郑则仕与苗侨伟早已等候多时。
三人较量时,他标志性的"谭式弧线球"仍能精准击中瓶阵中央,就像八十年代叱咤颁奖礼的黄金时代。
7.png

"我们这把年纪,分数早就不重要啦。"
他抹去额角汗珠大笑,手机相册最新照片里,三条并排的保龄球道倒映着三个时代的香港娱乐圈侧影。
社交媒体上,"野生捕获谭校长"已成港岛都市传说。
8.png

有网友在鲤鱼门海鲜市场拍到他蹲在牡蛎摊前讨价还价,另有人在南丫岛渡轮遇见他给游客讲解珊瑚保育。
这些碎片化的日常,拼凑出褪去巨星外衣的真实人生。
精神科医师林振强分析:"通过饲养金鱼这种需要高度专注力的活动,能有效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概率,谭先生的案例具有典型参考价值。"
暮色降临时,浅水湾豪宅的露天鱼池泛起碎金。
谭咏麟将新购的熊猫蝶尾缓缓放入水中,池底特意铺设的碎水晶在夕阳下折射出万千光点。
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暗合着他音乐生涯的璀璨轨迹。
当被问及是否怀念舞台,他指着池中自在游弋的龙睛笑道:"你看这些小家伙,不需要掌声也游得漂亮。"
池水倒影里,那个曾经在红馆制造声浪的巨星,正以另一种方式续写着生命乐章。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