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全红婵自曝巅峰已过,大赛失利状态低迷,18岁天才少女遭发育难关

周元vlog · 昨天 16:02
清晨六点的训练馆,水花声打破了寂静。18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站在10米跳台边缘,深呼吸后纵身跃下。这个曾经在东京奥运会创造"水花消失术"的天才少女,如今正经历着职业生涯最艰难的转型期。
1.jpeg

"我确实过了巅峰状态。"全红婵近日接受国际奥委会专访时的坦诚告白,揭开了这位"跳水神童"不为人知的挣扎。数据显示,自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她在与队友陈芋汐的较量中胜率持续下滑,2022、2023两届世锦赛均屈居亚军。那个在奥运赛场跳出三个满分动作的精灵,似乎正在经历成长的阵痛。
2.jpeg

发育关成为横亘在全红婵面前的最大障碍。三年间长高7厘米、增重7公斤的身体变化,让曾经行云流水的动作变得滞重。教练组监控视频显示,完成同样的207C动作,她现在需要多付出15%的爆发力。"入水时总感觉身体不听使唤。"全红婵在训练日志里写道,那个曾经近乎完美的招牌动作,如今失误率飙升40%。
3.jpeg

更令人揪心的是心理层面的波动。某次队内测试后,监控拍到她独自躲在更衣室痛哭的画面。知情人士透露,连续失利让这个要强的姑娘陷入自我怀疑,"有时候站在跳台上,脑子会突然一片空白"。奥运冠军的光环成为无形压力,社交媒体上"全红婵状态下滑"的热搜标签,像山一样压在这个刚成年的女孩肩上。
4.jpeg

转折发生在2023年冬训期。教练陈若琳调整策略,将每日7小时的训练拆解为"力量模块+技术微调+心理建设"的新模式。体能专家为全红婵量身定制了核心肌群强化方案,通过生物力学分析,重新校准每个动作的发力节奏。最关键的207C动作被分解成12个细节点位,训练馆墙上贴满标注着角度、转速的示意图。
5.jpeg

"她现在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理解。"陈若琳改变了以往严厉的执教风格。训练视频显示,她会抱着哭泣的全红婵轻声安抚,晚上还陪着弟子加练到深夜。运动心理专家介入后,开发出"5秒呼吸法"帮助稳定赛前情绪。这些改变逐渐显效——在今年4月的选拔赛中,全红婵的入水效果已恢复至巅峰期92%的水平。
6.png

暨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全红婵打开了新天地。选择运动训练专业,意味着她开始为长远发展布局。该校教授透露,课程设置将兼顾训练与学业,苏炳添的成功案例就是最好范本。更令人期待的是,中国跳水队"20岁魔咒"正等待被打破——历史上尚无女选手在20岁后夺得奥运10米台单人金牌。
7.jpeg

傍晚时分的训练馆,全红婵完成最后一跳,水花压得漂亮。她抹了把脸,对镜头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个从广东湛江走出来的农家女孩,正在用最笨拙也最勇敢的方式,书写着属于她的成人礼。正如教练所说:"真正的冠军不是永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起跳。"全红婵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篇章。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