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办、国办发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 昨天 01:50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旭
3月31日,据新华社消息,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jpeg
视觉中国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直是国家集中力量抓的一个重点工程,当前我国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的信用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某些方面运转得可能还不够规范,比如将某家企业或者自然人纳入失信名单,依据是不是充分、标准是不是统一等。所以,国家以文件的形式印发,对于贯彻落实有了更加充分的政策依据。
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
《意见》指出,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首先,深化政务信用建设。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完善政府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政府及其部门(含下属单位)在公共资源交易、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产业扶持、投资融资、涉企收费等领域出现失信行为的,按规定将其纳入信用记录,限制其申请各类财政性资金和项目、试点示范、评先评优。有效发挥事业单位异常名录作用,提升事业单位诚信自律水平。加强公职人员诚信管理和教育。
其次,加强经营主体信用建设。强化经营主体信用管理,支持经营主体完善合规经营制度、管控信用风险,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守信践诺。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在确保保密和敏感信息安全前提下,加强国有企业信用状况披露。鼓励经营主体主动向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不断健全信用记录。
再次,加快社会组织信用建设。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共享、公开,强化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引导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诚信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商会依法依规开展信用评价等活动,发挥其对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等作用。
此外,有序推进自然人信用建设。依法依规建立健全自然人信用记录。加快推进法律、金融、会计、审计、医疗、教育、家政、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平台经济等领域从业人员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人员等重点职业人群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开展自然人信用评价,用作为守信主体提供激励政策的参考,严禁将非信用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纳入信用评价。
与此同时,全面强化司法执法体系信用建设。加强法院、检察院司法公信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依法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加强司法执法人员信用建设,建立执法人员信用记录和信用承诺制度。提高虚假诉讼违法失信成本。严格失信被执行人认定程序,优化相关失信惩戒措施。
汪玉凯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全社会而言,自然人的诚信当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还远远不够。在某些方面,政府机构的诚信、执法机构的诚信,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大。“如果政府机构缺乏公信力,执法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那对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公示制度
《意见》指出,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信用记录。严格界定公共信用信息范围,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性文件确定本领域公共信用信息并形成行业信用记录,其中属于失信信息的,要分类明确其失信严重程度。对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实行目录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总建立相关主体的完整信用记录。
与此同时,要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公示制度。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标准规则。“信用中国”网站集中公示各类公共信用信息,行业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再公示本部门业务领域之外的公共信用信息。“信用中国”网站按照公益性原则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对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的公共信用信息,信用服务机构应当确保使用的信用信息与公示内容相同、期限一致。
“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不透明、不公开,就有可能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汪玉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前几年出现的“远洋捕捞执法”(“违规异地趋利性执法”的代名词)就是一个典型的负面案例。从这个层面看,对于各类社会主体,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公示标准规则,尤其是公共部门和执法机构,要以一定的形式和渠道让公众了解信息。
此外,《意见》还提出,加强信用信息安全保护。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追溯和侵权责任追究机制,明确信息传输链条各环节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保护责任,规范信用信息处理程序。提高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