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殡葬服务领域迎来重大变革。北京市殡葬协会倡议清明期间不销售高价祭祀用品,陕西省则出台殡葬行业价格行为指引,明确违规收费处罚措施。这一系列举措犹如一记记重锤,在殡葬服务市场激起千层浪。
殡葬服务,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却长期存在诸多乱象。高价祭祀用品层出不穷,让不少家庭在悲痛之余承受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部分殡葬服务机构违规收费,强制捆绑服务,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些问题早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整治行动迫在眉睫。
北京市殡葬协会此次倡议,直击高价祭祀用品这一痛点。清明作为祭祀的重要时节,祭祀用品需求大增,一些商家却借机哄抬价格。协会此举旨在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让祭祀活动不再被高价商品“绑架”,让祭扫真正回归缅怀先辈的本质,倡导文明、节俭祭祀新风尚。
陕西省出台的殡葬行业价格行为指引更是全面而细致。不仅要求殡葬服务经营主体在醒目区域公示收费项目、标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杜绝标价之外加价或收取未标明费用的行为,还明确规定了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等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最高可责令停业整顿。这一指引为殡葬服务价格划定了清晰的红线,让违规者无所遁形。
此次京陕两地的行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北京作为首都,引领行业风气之先;陕西则以明确的政策法规为行业规范提供了有力支撑。两地从不同角度发力,共同推动殡葬服务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两地的带动下,全国其他地区也将纷纷跟进,全面整治殡葬服务乱象,让殡葬服务真正做到规范、透明、惠民。
头条新闻将持续关注殡葬服务规范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为您带来最新、最深入的报道。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