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发表于 2025-3-15 11:49:19

伊春市:创新构建“三部多员”社会工作体系 破解社会治理社会性难题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14日电(刘璐)伊春市聚焦社会工作领域改革新任务新要求,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和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为目标,创新构建“三部多员”社会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地企融合、统一归口、责任明晰、有机衔接的社会工作新格局,实现社会触角有效覆盖、质效全面提升,为推动伊春高质量转型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推行“三部+多员”架构,构建社会工作组织新形态
针对基层社会工作运行不畅、无人承接、“统”“联”乏力等问题,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建立覆盖全域的社会工作体系,构建起“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门、森工集团党群工作部协同抓市域统筹,村(社区)、林场所培育‘多员’抓全面落实”的“三部多员”社会工作架构,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一是强化组织力量,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市县两级党委高度重视,选调精兵强将配齐配强社会工作部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基层“三部多员”专业队伍。明确乡镇(街道)、林业局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统筹管理属地社会资源,村(社区)、林场所党组织书记负责统筹推进辖区各项社会工作,结合实际在村(社区)、林场所设立政策法律宣传员、社会舆情观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风险隐患监督员、文明创建示范员、民情事务联络员等若干名“多员”,组建覆盖广泛、构成多元、特色突出的服务队伍。目前,全市44个乡镇(街道)、17个林业局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落实了分管社会工作职责,同步设置专职社会工作人员61名;205个村、111个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了统管社会工作职责,共设置“多员”39类2887个岗位,安排部署专人2232人。二是加强地企融合,下好全域共治“一盘棋”。持续发挥伊春森工集团“省属市管”体制优势,加强地企协作配合,将企业承担的部分社会工作职能融入全市社会大局。构建伊春森工“集团—权属公司—林场”社会工作体系,明确森工党群工作部抓总、权属公司统筹、林场落实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地方与企业齐抓共管的社会工作“新格局”。目前,森工集团下设权属公司及林场所已设立专属网格192个,并配齐网格员,形成社会治理整体合力。三是健全机制,拧紧多元共治“责任链”。制定《关于全面汇集社情民意工作方案》《伊春市社区工作者和社区专职网格员管理考核六项规定》《伊春市专职网格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文件,运用联席会议对接、社区和职能部门双向民意汇集、部门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把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城管等30余个部门治理力量常态化下沉至网格,推动服务群众事项统筹协调、信息共享、形成合力。结合“多员”岗位角色分类,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风险排查、舆情观测、民情联络等若干项业务流程,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市级统筹-县级指导-乡镇管理-村(社区)发现”社会工作四级服务联动。
建立“智慧平台+全岗通”运行范式,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搭建以“1+3+X+N”运行模式的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即: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市县“一网三端”协作;X个平台协同联动;整合职能部门N个分散业务系统),推行社区工作者“全岗通”服务机制,着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形成“需求精准对接、资源动态调配、服务‘全学科’”的治理新格局。一是组建全流程科学化智慧治理架构。搭建“一网管全局”线上智慧治理平台,横向联通市县两级745家职能部门以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智慧城管、雪亮工程等多数据终端。配套开发网格员、群众双端应用平台,形成“纵横联动”的治理格局。实现事件上报、流转、处理、督办、跟踪问效的集中化,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二是建立数字化智能体系。整合汇总碎片化数据,建立“网格基础数据库”,设立95类特殊人群标签,实现特殊人群精准化管理,推动社会治理由被动响应处置型向主动分析预警型转变。在“伊网通”微信小程序创新搭载“我要办”“随手拍”“随口宣”“随手帮”“随时帮”等功能,居民群众可通过移动端随时反馈上报急难愁盼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从“坐堂等”到“主动办”“伊呼即办”,精准化、精细化地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民生服务需求。截至目前,群众通过“随手拍”上报事项7871件,按时办结率92.82%。三是创新推行“全能管家”等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打造社区工作“全岗通”,推动社区工作者由“专人专岗”向“全科全能”转变。举办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暨社区工作者重点培训和职业能力大赛,为全市1546名社区工作者“充电增效”,首批认定“全科全能社区工作者”233名。实施“党群菁英”计划,举办社区人才培养交流系列活动,逐级评选党群服务推荐官、暖心使者、业务能手40名。整合人社、医保、卫健等8个部门和单位服务群众事项45项,由全科全能社区工作者轮职全岗服务。创新推进“社区+专业+协会”“网格+警格+志愿”汇集社情民意管理模式。年初以来,汇集社情民意事项519个,接诉即办375个,转办并解决群众事项144个。
打好“减负+赋能+增效”组合拳,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
将社会治理工作由“末梢”移到“前哨”,通过为“马”赋能、为“车”减负,不断推动职责归位,释放基层工作力量直接服务群众,进一步将社会治理向纵深推进。一是壮马轻车聚力“减负”。以基层精力回归服务本源为导向,统筹推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78条任务、整治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51条任务和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推进措施12条。在全省率先开通基层减负“码上减”问题线索反映渠道,落实“举报、核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清理滥挂牌3630块,受理解决问题23件。清理退回乡镇(街道)借调人员163人。出台村(社区)“三项清单”指导目录,各县(市)区“三项清单”制定率达100%,规范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20项。二是整合资源协同“赋能”。在全省率先实现综合与专属网格全划分,全市划分网格3008个,其中社区网格1344个、专属网格1405个、农村网格259个。推行“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制度,全市各社区打造“红松议事亭”“社区合伙人”“心愿清单”等载体200余个。推进在职党员“双服务双报到”机制落实,1.2万名在职党员下社区、进网格服务群众11.68万人次。充分发挥新兴领域从业人员作用,引导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600余人兼职“五大员”,开展“e企奉献·志愿有我”等活动176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三是解忧纾困深化“增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培育扶持32个社区社会组织,引入市场主体搭建手工文创、零工驿站、家政服务等18类居民就业创业项目,全力解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问题。整合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五老”调解队等力量充实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调节队伍,同步开展法律政策宣传、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全面推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服务亚冬盛会“百日攻坚行动”,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成功率达98.28%,真正把“三部多员”社会工作体系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伊春市:创新构建“三部多员”社会工作体系 破解社会治理社会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