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大红包加速赶来,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快成型|有一说一
□苏定伟3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流程,一孩发放1万元;二孩5万元,5年发完;三孩10万元,10年发完。(封面新闻)
欢呼雀跃的同时,单身族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相对于婚恋的代价,这点补贴还是有限!的确,他们的婚恋恐惧症中,经济考量是很大的一部分。
婚恋恐惧症从何而来?先看警方一则通报,某男子自称“在省级机关工作,年收入35万到40万”的相亲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山西太原、四川成都、浙江杭州等地出现同样的场景。警方查实,这是某恋爱科技公司的一门“生意”,招聘演员,虚构剧本,专人剪辑后分发。吸引单身男女关注,将有需求的用户推荐给某主流婚恋平台,获取30%返点作为盈利。
恋爱真的成了一门生意!“36名男子被假借‘婚恋’名义诱导买房”登上热搜,36名男士的前女友都叫“刘佳”。广东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向媒体披露,以“婚恋”为由,参与购房引导的女性共15人,并非网传的“刘佳”1人,均为深圳易家置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一个月的“恋爱”流程走完后,开发商房子卖了,销售中介佣金拿了,留给热恋男子则是数百万元的房贷。
3条不同的有关婚恋和生育的消息,都在3月13日前后发布,读来叫人五味杂陈。一些无良商人抓住社会的“痛点”,完全将婚恋做成一门骗人的生意。虚构人设,引导单身男人进入婚恋平台赚取返点;假意结婚买婚房,赚取开发商高额的佣金。一不留神,单身者就可能“入局”、“掉坑”。
看看网上许多炒作的所谓相亲视频,见面就问房子几套、开的什么车,每月收入多少?相亲就是走流程。为博眼球、扯流量,高价彩礼、高额改口费、下轿费、开门费,五花八门。此类视频渲染恐慌:没有百万元,“爱”是“恋”不成的,“婚”是“结”不起的!
如果恋爱的人少了,恐婚的人多了,那么育儿补贴该怎样提高生育意愿呢?人口学专家反复强调“一胎才是基本盘”,言下之意,很多人都不耍朋友了,耍朋友也不结婚了,结婚也不生娃了。一胎都不生,二胎、三胎奖再多也无从发力啊!
提高生育意愿,是各方共识。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围绕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出台13条具体举措,明确提出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透露,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相关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国家版”的育儿补贴正在路上。
产假、育儿假、税收减免、购房补贴、育儿补贴……一道道“硬菜”端上来,婚育友好有了更多的外部支撑。
但, “生育”的提前是恋爱和婚姻,所以也需从政策层面出台更多切实疏导恐婚情绪的措施,比如说从整顿婚恋市场乱象入手!治理高价彩礼,打击以婚恋为名的各种诈骗,对恶意炒作的婚恋短视频进行专项严格治理,将那些毁三观、严重背离公序良俗的账号依规处理。综合施策,缓解了单身族的婚恋恐惧症,拥抱爱情和婚姻的人自然就多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