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观新闻 发表于 2025-2-27 08:37:24

大规模“收地”行动来了!北京广东打响第一枪,房地产能否被盘活

2025年开春,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一场声势浩大的土地收储行动正在悄然展开,北京和广东率先打响了第一枪。这场行动不仅涉及巨额资金,更关乎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那么,这场土地收储行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它又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一、土地收储行动拉开帷幕:北京、广东的“大手笔”
2025年,土地市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春节刚过,广东省便率先行动,15个城市联合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土地收储计划。此次行动涉及土地161宗,总面积达到684.4万平方米,计划收储总金额高达353.7亿元。其中,惠州一地就计划投入127亿元用于土地收储,这一数字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叹:土地市场的风向或许正在改变。

北京也不甘落后。2月,北京市发行了总额为462.9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其中116.87亿元专门用于土地储备。这笔资金将投入到包括旧宫镇和房山良乡大学城在内的25个项目中。这一系列动作表明,2025年将成为土地收储的大年。
过去几年,专项债在土地市场中相对沉寂,此次高调重启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刻洞察。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诸多困境,大量土地闲置、房企资金紧张、市场预期低迷等问题亟待解决。地方政府此时出手,不仅是为了盘活闲置土地,更是为了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
二、土地收储背后的现实考量:为何此时行动?
土地收储行动并非偶然,而是地方政府在现实经济和市场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许多房企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困境。一些企业拿了地却无力开发,导致大量土地闲置,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规划。

以北京为例,尽管作为一线城市,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城市中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商品房交易市场持续萎靡,房价也出现了松动。此次大规模的土地收储行动,正是为了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避免土地资源进一步浪费。
除了缓解房企困境,土地收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库存压力。当前,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和房屋库存已经处于高位,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愈发明显。如果继续开发,只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失衡。通过土地收储,地方政府可以减少土地供应,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
此外,土地收储还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回收闲置土地,灵活调整土地用途。例如,一些原本规划为商业用途的土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住宅用途。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让每一块土地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土地收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盘活市场的关键一步?
土地收储行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专项债融资,地方政府可以将企业无力开发的土地收回,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这不仅能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为未来的土地出让和开发创造条件。
其次,土地收储有助于稳定土地价格和房价。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土地供应量,减少未来商品房的上市率,从而消化城市商品房库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将逐渐回归平衡,房价也将趋于稳定。
以北京为例,此次专项债资金不仅用于土地回收,还涉及土地的一级开发。所谓一级开发,就是对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水、通电、通气以及平整土地等。这些工作将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为未来的开发创造更好的条件。

例如,旧宫绿隔地和良乡大学城的拓展项目在之前的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现状并不理想。此次土地收储和再开发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让这些地区以全新的姿态面向市场。一旦这些土地被重新整理和优化,将极大地提升其市场价值。
四、北京的土地收储行动:能否成为全国的“风向标”?
北京的土地收储行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线城市,北京的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全国的标杆。此次大规模的土地收储行动,不仅为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
根据方正证券的研究报告,随着专项债资金的逐步落实,收储土地的再开发工作将加速推进。市场上的增量土地供应将逐步减少,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东吴证券也认为,北京的土地收储行动具有重大意义,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

一旦北京的相关政策取得良好效果,其他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也可能会跟进。届时,困扰中国多年的房地产下行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土地出让金一直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许多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依赖于土地财政。此次专项债的重启,为地方政府带来了新的财政收入渠道,缓解了部分财政压力。
五、市场的不同声音:土地收储能否彻底扭转市场?
尽管土地收储行动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市场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土地收储和再开发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改善供需关系,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流通性。如果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继续低迷,即使通过专项债收储和再开发,也难以彻底扭转市场的下行趋势。

此外,土地收储和再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否会因此进一步加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专项债为地方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如何确保这些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浪费和腐败,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六、土地收储的未来展望:2025年下半年将是关键时期
2025年下半年将是检验土地收储行动成效的关键时期。届时,市场将看到土地收储和再开发对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影响。如果北京的土地收储行动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其他城市可能会纷纷效仿。这将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带来新的希望。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北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将取决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市场的反应以及人们的预期。土地收储行动或许只是房地产市场转型的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整,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规模“收地”行动来了!北京广东打响第一枪,房地产能否被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