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发表于 昨天 05:41

胡歌“近况”曝光上热搜,网友: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前几日,胡歌再次登上了微博热搜。
原来,网友在停车场偶遇了胡歌,他身穿黑色毛衣、卡其色裤子,脚踩黑色板鞋,一只手拎着一个白色塑料袋,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回复消息。
他慢悠悠地走到爱车前方,拔掉了充电器,十分松弛随意。

对比一些网红动辄几百万的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法拉利……胡歌的爱车是一款不到10万元的MINI五菱新能源汽车。
只见他拉开车门,微蹲着弯腰钻进车里,一米八几的个头显然有点费力。

有网友评论“胡大长腿开这么Q的车也太反差萌了”“歌歌和车车都好可爱”……


作为国内一线男演员,胡歌穿着和出行都显得十分朴素,没有名牌、没有豪车、没有造型,和普通人毫无两样。
此前也有节目爆出过胡歌生活十分朴素,家中基本没有什么家具,连茶几都是由剧组的柜子拼接的。




这让不少网友感叹:“现在普通人的包袱比明星都多,内耗太重了。”
深以为然。
这让我想起知乎上的一个帖子——
“上班族开个10万左右的国产车真的丢人吗?”
在一连串的跟帖中,有一个博主的回答让很多网友直呼“治愈”。

开10万块钱的国产车很丢人吗?
因为一台车来评判别人的人,才是丢人。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居然被一辆车给“代表”了。
当我们只会用外界标签物化自己,内心荒芜,成为随波逐流的陀螺,其结果只会加剧内耗,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就像这位博主说的那样:
无论你‍开一台价格多少的车,买车的钱都出自自己的双手,并且你不会因为自己开一台贵的车而沾沾自得,也不会因为自己开一般的车而有时觉得抬不起头。


一如街头的胡歌,给所有的人狠狠上了一课。

前不久,梁朝伟亮相第27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对于拿奖拿到手软的影帝来说,走红毯领奖应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梁朝伟看起来明显非常紧张和局促。
他不由自主地深呼一口气后,挥手假装淡定,然后僵硬地挤出了一个微笑。

领奖时,面对闪光灯,他不敢乱动,也不敢乱看,满脸都写着“我想回家”。

梁朝伟也曾在节目中解释过:
“做回我自己的时候,我就很害怕别人看着我。”

因此,梁朝伟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
哪怕是在拍戏的时候,只要有空就会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有一次他突然在片场消失了,工作人员找遍了所有地方,最后才发现他把自己反锁在厕所看书。
生活中,梁朝伟更是随意松弛的状态。
有网友晒出,他一个人在街边小餐馆吃饭的场景。


梁朝伟穿着普通的格子外套,拿着一个双肩包,坐在角落紧靠墙根的位置,并不在意正前方就是厕所,而午餐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碗清汤面。
和梁朝伟一样随意洒脱的还有北大的韦东奕。
前几天,一位北大学生在排队做核酸的时候遇到了韦东奕。
只见他全程盯着手机屏幕,一副无法自拔、沉浸其中的样子,完全不被周围嘈杂纷乱的环境所影响,手中北大定制版帆布包格外引人注目。

走近一看才发现,他的手机里没有短视频、没有游戏,而是难度系数拉满的数学题。
在此之前,韦东奕用的是一台老人机,为了便于生活需要才买的智能手机。
还有一位同学晒出了在食堂偶遇韦东奕的画面,而他的伞也“与众不同”。


伞都已经坏到这个样子了,还在使用,数学天才韦东奕的生活比网友想象中还要质朴。
其实韦东奕作为北大讲师,完全可以过上大家眼中光鲜体面的生活;他在博士后期间主持的学术项目曾获得过100万奖金,但他每月生活费开销依旧保持300元,在人才济济的北大,可谓是十年如一日的低调。
正如他的一位老师一语中的的评价:
“他只是不在乎我们在乎的东西而已,他在乎的东西都在数学世界里,数学带给他的乐趣,远远超过了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很多东西并不是他买不起,而是他觉得不需要。
在韦东奕的世界里,外界关注的买房、投资、结婚生子,仿佛和他没有关系,他醉心于数学研究,朴食素心,物质上简单,精神上纯粹。
而心灵自由和精神富足,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需要。
极简物欲,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注意力倾注到热爱的事物和领域上,由精神满足带来的幸福感,要远高于物质带来的短暂且肤浅的满足。
只有不断向内求索,不随波逐流,才能不被外界的标签拉扯和内耗。

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十年》中有这样一个桥段,极具天赋的舞蹈演员林蓓蓓在25岁就被选为舞蹈首席接班人重点培养。
这样的荣誉和认可是舞蹈团很多演员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但林蓓蓓却“并不稀罕”,甚至想要辞去这份舞蹈演员的工作,面对前来劝说她的老师,她解释道:
“首席接班人一个月的工资顶破了头也就六七千,但我需要365天不停地跳啊跳啊跳,跳不出名也跳不出利。


“舞蹈如果不能给我想要的生活,那它就是个爱好嘛。


“那如果把爱好当成工作,还是这么一个苦哈哈、穷嗖嗖的工作,它可能就是个悲剧。”







对于林蓓蓓这些“性价比”言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
抛开她的价值观不谈,她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明白自己想走哪条路,什么东西可以让她活得更舒展,而不是陷入纠结内耗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最终,林蓓蓓终于回归舞蹈,凭借《唐宫夜宴》,一举成名。
从决定放弃舞蹈,再到选择舞蹈,林蓓蓓从来都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别人觉得我应该跳舞,所以我不能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我们一直在说,拒绝精神内耗,但怎么样才能不内耗?很简单——做人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事干净洒脱,绝不拖泥带水,开心就好。
而大多数普通人的我们似乎总是难以与自身和解:
明明性格内向,还要假装“社牛”,强迫自己合群;
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评价而放弃自己很喜欢的衣服;
为合理拒绝别人而感到心虚和内疚……

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发过一条“文字讨好症”的动态,引发不少人的共鸣。
“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聊天时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语气词,从对方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比如,将“好的”改成“好滴”,“收到”改成“收到啦”,后面还要加上一系列表情包。
那些反复斟酌下,和谐不尴尬的情绪表达浪费了我们太多精力和时间,除了加剧内耗,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样的人生得多没有必要,多无聊,多累啊!

松浦弛太郎曾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内耗就像是一种魔咒,表面上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暗地里不断复制、打乱你的想法,让你陷入纠结、焦虑甚至抑郁。
但有句话请大家明白:我们是内耗的生产者,但同样,我们也是内耗的终结者。
每个人都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妥善平衡好外界和自身。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不要用别人的时刻表丈量自己的心情。
我们不是胡歌,也不是梁朝伟和韦东奕,但我们和他们一样,都可以不被外界干扰,丰盈自如地过好每一天。
哪怕是从一碗沙县小吃开始,吃得开心最重要;
哪怕是从一辆二手汽车开始,自己的双手赚来的,依然可以奔赴山海;
哪怕是从一份别人看起来不是很体面的工作开始,没被生活捶倒在地的都是生活的英雄。
我们总在说,不要精神内耗,要有松弛感。
这好像做起来很难。但真的很难吗?其实并没有。
大胆地去做,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因为根本没有人去关注你,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大胆地生活,正视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去赚,去搏。
停止精神内耗,才是人生变好的开始。
共勉。

作者:德善。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拂晓思月 发表于 昨天 05:53

有钱人穿普通衣服开普通车子那叫低调,普通人穿普通衣服开普通车子就叫寒酸,所以想让别人说你是低调首先得有低调的实力,不想被别人说寒酸,你也得有不寒酸的本钱!这就是双标

青春永驻LG 发表于 昨天 05:54

活出自己的纯粹,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率性而为!

七七幸运人儿 发表于 昨天 06:01

胡歌的生活方式很欣赏,是个优质男。

不会写作的文人 发表于 昨天 06:09

我不觉得别人没钱丢人,但我自己n没钱我觉得丢人

行行行你来说 发表于 昨天 06:14

梁朝伟是社恐这件事应该不是新闻吧[捂脸][捂脸],每次上领奖台都局促不安[捂脸][捂脸]

admin 发表于 昨天 06:20

原来我这是文字讨好症[我想静静]

TTT通 发表于 昨天 06:25

所谓困境,不过是自己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大气雪梨NR 发表于 昨天 06:31

优秀的人不需要任何外物傍身显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歌“近况”曝光上热搜,网友: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