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发表于 2025-4-22 14:01:15

知识窗丨2032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真正解除了吗?

01
最近2024YR4这颗小行星引起了全球瞩目,2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这颗小行星2032年撞击地球的风险上调至了3.1%的可能性。不过就在近两日,美航天局又连续下调了撞击概率,目前已降至0.004%,也就是说对地球基本没有重大威胁(截至3月11日没有新数据公布)。仅仅几天就从3级威胁忽然又降低到了接近0级,为什么这个数据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呢?
02
这就要说到概率估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计算会受到其亮度与临近大天体引力等因素影响,这些观测数据随时在变,因此由它们计算出来的撞击概率也就时高时低,而且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上升或下降并不意味着会一直延续下去。这颗小行星在去年12月由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首次发现的48小时后,就成为了全球太空机构的关注焦点。
03
近地小行星在太空里并不少见,目前被人类发现的就已超过3万颗,此外每年还会新增发现大约 3,000 颗,其中很多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被列为有风险的目标,里面不乏直径超过140米的。已经知道的是,2024YR4小行星大约每4年穿越地球轨道一次,其轨道近日点位于地球轨道以内,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这意味着它有可能与地球发生近距离接触。
04
我们会比较关心它撞击后产生的破坏力。就规模来说,2024YR4小行星和导致通古斯大爆炸的小行星大小相似,直径都在40到90米之间,相当于一栋大楼。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通古斯大爆炸的“肇事者”可能是一颗直径65米左右的小天体,摧毁了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000万棵树。以此推测,2024YR4假如撞上地球,足以摧毁一座城市或引发区域性海啸。
05
所以,此前撞击概率计算值达到3.1%的时候,它几乎引发了全球关注。大家都不免想到,人类真正要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了吗?尽管这一概率已经降为0.004%,威胁暂时解除。但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假设人们真正面对这样的撞击风险,该如何应对呢?
06
其他国家不说,我国其实早有部署。就在去年(2024年)9月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就发布了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我国将首次实施开展近地小行星在轨验证任务,采用“伴飞,动能撞击加伴飞”的任务模式,使用动能拦截器对小行星实施撞击,同时对小行星进行伴飞观察,以验证偏转拦截的效果。
07
同时,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发布消息称,中国小行星监测设备成功对一颗直径1米,代号为2024RW1的小行星实施跟踪,并成功计算出该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间和区域。最终,该小行星准确于当地时间9月5日0点40分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进入大气层,并在离地表约25千米空域解体爆炸,未对地面人员及设施等造成任何伤害。
08
将上述两个新闻结合起来,不难看出我国已经具备了近地轨道小行星防御任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干预。目前对付小行星的手段至少有5到6种,例如动能撞击,核爆,引力牵引,强激光照射和在小行星表面涂上高反光材料改变光压力等。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还需要根据小行星的大小、构成,速度,预警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09
目前来说动能撞击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人类也做过一些实验,例如2005年美国对“坦普尔一号”彗星的深度撞击任务。还有2021年,美国发射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也采用的动能撞击的方法,对小行星产生一个速度分量,改变其轨道。可以想到,特定情况下,通过连续不断的撞击,就可能确保小行星的变轨量达到足以避开地球的程度。
来源:科普中国 漫画:杨仕成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识窗丨2032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真正解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