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深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多项举措成效显著
中新网江苏新闻4月14日电(郑钊 於佳鹏)近日,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发布《城市信用监测月报(2025年第2期)》。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2月,江阴市综合信用指数达到94.71,位列全国386个县级城市之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江阴以建设高标准县域信用示范区为导向,持续强化信用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顶层规划。当地相继出台并实施了如《关于推行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工作方案》等100多项信用综合文件以及行业信用专项政策,覆盖企业、个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这5类实施主体。
与此同时,江阴积极推进全市信用一体化平台的数据治理工作,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加速双公示、信用承诺、合同履约、个人信用评价、信用报告查询、信用状态标识等数据的实时共享、更新与实际应用,进一步筑牢信用根基。2024年,全市一体化平台、市社保管理平台、市燃气管理服务平台等业务系统总计共享交换信息达6000万条,“诚信江阴”发布“双公示”信息9.4万条。
在诚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信用监管也实现了提质增效。江阴推行事前信用承诺制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资质审核等环节,要求经营主体主动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目前已累计公示承诺书2万多份,并且针对政府项目开展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在事中监管阶段,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在税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34个重点领域行业,公示行业信用评价信息2万余条。在事后监管方面,加强行业企业失信信息共享,使其融入公共信用平台一体化网络应用,在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财政扶持资金审核等重点事项中,联动核查企业信用达7.8万家。
据悉,自2018年起,江阴在全国县级城市综合信用排名中已多次位列前三,在全省一直保持第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声誉持续提升。展望未来,江阴将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精准解决信用数据碎片化应用效能不高的问题,大力推广“诚信码”的广泛覆盖与深度应用,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县域信用示范区品牌和创新成果。(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