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谷爱凌的身材,并没有网上吹的那么美,大腿根太粗了,太显老
21岁谷爱凌的身材,并没有网上吹的那么美,大腿根太粗了,太显老2025-04-05 20:39·是小周呀
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去参加日内瓦钟表展了,她当时还接受了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谷爱凌梳着波浪卷,上身穿西服,内搭白衬衫,下身穿超短裤,脚上穿着恨天高,整个人看起来干练十足!
当时的谷爱凌,梳着波浪卷发,上身穿着西装搭配白衬衫,下身是一条短到极致的超短裤,再加上一双恨天高,整个人看上去确实与她以往的青春运动风完全不同。有人形容她像是一位职场精英,又干练又有气场。但也有人直言:她的这套造型让人误以为她已经30岁了。“21岁的她,为什么要往成熟上装扮?青春洋溢的运动风才更适合她啊!”这样的声音在评论区层出不穷。
更有网友把焦点放在她的大腿上,直指“太粗了,穿短裤根本不好看”。有人甚至翻出她以往的运动装照片进行对比,感叹道:“果然,还是穿运动装的谷爱凌最有感染力,那种阳光自信的感觉直接扑面而来!”但凡提到这次造型,批评声都集中在她的“大腿粗”“不适合短裤”“显老”这些关键词上。“你再优秀,也逃不掉被放大外貌缺点的命运”,这似乎成了她在网上掀起争议的核心隐喻。
但问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谷爱凌的身材被贴上“粗壮”的标签,是否只是因为这次穿搭没有凸显她的优势?有人反驳这些批评:“滑雪运动员的身材本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大腿粗壮是因为她要保持力量和爆发力,这种身材才是她取得冠军的资本,为什么要拿娱乐圈的审美标准来要求她?”这样的观点也赢得不少支持,但更多网友表示,谷爱凌的这些争议体现的是公众对女性外貌的不合理期待。
“为什么她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穿衣风格?成熟风就一定等于显老吗?”这场“外貌争议”也引发了关于女性审美的深层次讨论。有人表示,21岁选择成熟风完全没问题,穿运动装青春,穿西服干练,这两种风格不过是她多面魅力的一部分罢了。“她是滑雪冠军,不是娱乐明星,大家能不能把关注点放在她的成就上?”一位粉丝愤愤不平地说道。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争议与吐槽,正是社交媒体时代的缩影。一个公众人物,无论多优秀、多耀眼,总会被放到显微镜下解剖。尤其是女性,想避开这些审美标准的束缚,几乎不可能。穿短裤的谷爱凌被嫌弃“腿太粗”,穿西装的她又被吐槽“显老”,仿佛她的一切选择都逃不过被评判的命运。
“谷爱凌显老”这一话题之所以被热议,或许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女性该如何展现自我’有太多刻板印象。”我们习惯了在屏幕上看到那些娇小纤瘦的女性,把“青春”“性感”当成绝对标准,却忽略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风格的权利。谷爱凌不是娱乐圈的花瓶,她是实力派滑雪冠军,是奥运赛场的传奇。她的身材是她职业的象征,是她力量与自信的来源。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用大众化的审美去定义她?
或许,这场争议的背后,真正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习惯了用单一的标准去审视女性的美,却忘了每一种风格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如果21岁的谷爱凌因为选择了成熟穿搭而被说成“显老”,那我们是不是对年轻女孩的形象定义得太窄了?
有人直呼:“造型绝了,突破甜妹形象,完全是大女主气场!”也有人毫不留情:“大腿太粗,腿根壮实,这造型师是来搞笑的吗?”甚至还有人调侃:“这腿围60cm吧?21岁怎么穿出了30岁的既视感?”——这场关于谷爱凌红毯造型的大讨论,逐渐偏离了时尚本身,变成了对她健美身材的无情审判。
冠军的身体,为什么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被放过”?
滑雪冠军的“蜜大腿”,真的招黑吗?
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看看谷爱凌这次的红毯造型:小麦色的健康肌肤,超短裤下若隐若现的肌肉线条,10厘米细高跟踩出了顶级超模的气场。与常见的纤细红毯美腿不同,这双腿充满力量感,线条分明。这样的“反差美”,有人欣赏,但更多人却在用超模的标准对她“苛刻审视”。
细想一下,谷爱凌的腿并没有变粗,只是从滑雪赛场“走”到了时尚红毯,再被放到显微镜下解剖。她的股四头肌和结实的腿型,是她在零下20度的雪地里腾空翻转、完成1620度转体的秘密武器。滑雪场上,这叫“冠军的标配”;红毯上,这却成了“审美的灾难”。
荒谬的是,我们歌颂力量,却又羞辱力量的真实模样。
从赛场到红毯,健美身材的“AB面”
翻开谷爱凌的社交账号,滑雪场上的她,穿着紧身滑雪服腾空而起,每一块肌肉都在发光。领奖台上,她举起金墩墩,结实的小臂上还带着未褪去的淤青。这些“冠军勋章”,是她无数次跌倒后爬起来的见证。
然而,到了红毯上,这些肌肉却成了网友们的“吐槽点”。有人直言:“运动员身材就该穿运动服,别硬凹时尚造型。”还有时尚博主冷嘲热讽:“这大腿太壮,真难驾驭高定礼服。”可当我们回过头想想,这双腿的主人,18岁时就在冬奥赛场上打破了“白幼瘦审美”,为什么到了21岁,反而被挑剔成了“买家秀翻车”?
这种“苛刻审美”,并非今天才有。还记得超模吉赛尔·邦辰吗?刚出道时,她的大腿也被嘲讽“像农夫”。可后来,那双腿成了价值200万美元的“黄金腿”。健身博主@铁娘子Maggie的评论一针见血:“普通女孩练三年都练不出这种运动员腿型,现在居然有人觉得这是缺点?”
问题不在谷爱凌的腿,而在我们对女性身体的“完美滤镜”。
被扭曲的审美,正在掏空我们的包容心
近年来,国际时尚圈开始放下对“纸片人身材”的执念。维密启用大码模特,金·卡戴珊靠塑身衣重新定义“腰臀比”。可在国内,审美却似乎越发“苛刻”和“统一”。一位时尚博主的点评就很典型:“运动员身材穿运动装满分,但进时尚圈就要遵守规则。”这句话乍听没问题,但深挖一下就荒谬了——难道力量型身材就不配红毯?健美腿型就不该被看见?
在谷爱凌腿围这个话题下,一位滑雪教练的留言获赞数万:“你们嫌弃的大腿,是她在零下20度翻转腾空的顶级装备。非要她瘦成筷子腿,难道让她拄拐杖领奖?”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我们歌颂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力量之美”,却用“时尚标准”打压她们的真实身体。到底是我们对她们期待太高,还是我们自己太矛盾?
这个社会一直在说“接纳多元审美”,但又对不符主流审美的身体发出最严苛的指责。
谷爱凌红毯争议,刺穿了我们的审美困境
当18岁的谷爱凌在冬奥会腾空时,所有人都在赞美她“打破白幼瘦审美”。三年后,同样是这双腿,却因为穿了条超短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场争论,表面上是对她红毯造型的评价,实际上是在拷问当代审美的包容底线。
如果连一个21岁的冬奥冠军都无法逃过“显微镜审美”,那么普通女性是不是更没有“自我身材”的空间?我们到底是在追求美,还是在追求一种“统一模板”的假象?
下次再看到运动员的红毯照,别急着挑剔。那些你嫌“粗”的大腿,可能是她们突破地心引力的秘密武器。毕竟,能站在巅峰的,从来都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